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 解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的罪行,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農民起義軍的反抗斗爭等史實
記 住
圓明園被燒毀,主權進一步喪失,領土被大量割占的恥辱
能力訓練
過程方法
綜合理解
探索分析
學生自主學習,通過聽、看、議,透過現象認識本質,理解列強肆無忌憚侵略我國的根源以及太平天國運動將清政府作為自己斗爭首要目標的原因
識圖填圖
新學案91頁第三題:沙俄割占我國領土及其條約名稱
情感、態度
價 值 觀
愛國情感
民族的強弱同國家的先進或落后是息息相關的,要為民族的復興和國家的強大而發憤學習,努力奮斗
思想意識
要繼承并發揚中華民族堅決反抗外來侵略的光榮傳統教學重點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發生以及列強侵華的罪行 教學難點 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的關系 教學過程導入新課組織學生回顧新學案第2頁的“知識網絡”,討論回答問題: 1.第一次鴉片戰爭《南京條約》的簽定,給中國帶來什么后果?(割讓香港島使中國領土主權不完整;巨額賠款,增加了人民負擔;開放五口通商和協定關稅,有利于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商品輸出。結果,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列強是否滿足已經得到的利益?(不滿足) 小結、過渡:《南京條約》使侵略者攫取了許多利益、中國遭受到了沉重的災難,列強并沒有滿足貪婪的欲望,想要通過修訂條約來擴大權益。遭到清政府拒絕后,他們便找借口發動戰爭,想要迫使清政府就范。由于這場戰爭是上一次戰爭的繼續,所以它被叫做第二次鴉片戰爭。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一、火燒圓明園 教師介紹圓明園建筑的宏偉和精美,組織學生看、說、議。 學生閱讀6——7頁的本目課文、插圖、資料和第10頁“自由閱讀卡”內容,根據教師的提問在書上劃出或標注答案。 1、看過電影《火燒圓明園》的同學請舉手。誰能結合課文內容揭發列強的罪行?(掠奪珍寶,焚燒罪證) 2、哪那兩位同學愿意扮演當年的英國兵和法國兵?(背景是火燒圓明園后,他們在倫敦重逢的某一天)請他們通過對話,表示一種懺悔的心情。 二、俄國侵占我國大片領土 學生閱讀7——8頁的本目課文和表格、地圖,隨堂練習: 1、學生先根據第8頁表格,在4人小組內“動腦筋”:沙俄通過哪些不等條約割占我國北方哪些領土?(說出大致位置和面積) 2、學生完成新學案第7頁[自我測評]第二題“知識聯線”:([ 數字]表示相應的地理位置) (1)——[4];(2)——[1];(3)——[2];(4)——[3] 3、學生完成課本第9頁“練一練”。(答案應選c) 三、太平軍抗擊洋槍隊 學生閱讀第9頁本目課文和“插圖”以及“說明文字”,思考回答: 太平軍的斗爭,說明中國人民怎樣對待國內的腐敗政府和外國的侵略勢力?(“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國在鴉片戰爭中失敗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歷史教訓。所以,要想改變落后挨打的命運,就必須推翻國內的腐敗政府,堅決抗擊外來的野蠻侵略。) 如時間許可,鞏固小結 1、指導學生根據 [知識網絡]梳理本課線索。 2、布置作業 3、提醒學生預習第3課《收復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