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第二次鴉片戰爭教案
(冀人版八年級上冊)【課標要求】
簡述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俄國通過不平等條約割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的侵略史實;講述太平軍抗擊洋槍隊的英勇事跡。
【教學目標】
一、識記與理解
記住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和結束的時間及標志;理解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知道外國列強強迫清政府簽訂的《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了解沙俄侵占中國大片領土的情況;講述英法聯軍搶劫并火燒圓明園的暴行;列舉太平軍抗擊洋槍隊的主要事跡。
二、能力與方法
通過對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根本原因的分析,提高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通過編演歷史短劇,讓學生初步掌握收集、整理、運用歷史材料和創新思維的方法和能力、與他人合作做事的能力;通過學習“沙俄侵占中國大片領土”一目,培養學生從歷史表格和地圖中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通過寫作以“勿忘國恥”為主題的歷史小論文,培養學生吸取歷史教訓,進行自我教育,不斷完善自我的能力和用文章表達自己歷史情感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分析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幫助學生認識西方資本主義侵略勢力的丑惡面目;通過揭露英法聯軍搶劫并火燒圓明園的罪行,教育學生勿忘國恥,努力學習,振興中華,樹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通過學習太平軍抗擊洋槍隊的英雄事跡,繼承中華民族不畏強暴,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光榮傳統。
【重點難點】
一、重點: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罪行;沙俄侵占中國大片領土。
二、難點:分析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說明第二次鴉片戰爭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
【授課類型】 新課。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準備】 課前指導學生通過書籍、網絡等查閱有關資料,教師研讀課標、教材,撰寫教案,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啟發式談話法、討論法。
【教具(媒體)】 課文中的圖文資料、師生收集的資料等;自制多媒體課件。
【板書設計】
一、第二次鴉片戰爭概況
1.爆發根因 2.起訖時間 3.發動者
4.重大事件 5.結果
二、戰爭期間列強的罪行
1.火燒圓明園
①時間和縱火者 ②侵略者的暴行 ③影響
2.沙俄侵占中國領土
①時間 ②主要條約 ③范圍面積 ④影響
三、戰爭引發的抗爭
太平軍抗擊洋槍隊
①背景 ②英雄事跡 ③歷史意義
【教學過程】
新課引入:
(老師旁白)1840年,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屈辱戰爭——鴉片戰爭的炮火,打破了清王朝的“天朝上國”夢,也驚醒了中國人民的民族意識。當清政府驚 魂未定時,要推翻清政府統治的由洪秀全領導的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場抗爭——太平天國運動于1851年發生,使清政府處于內憂外患的困境。真是禍不單行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不,幾個惡禽猛獸又撲來蹂躪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