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鴉片戰爭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通過本節內容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時間;清政府被迫與西方列強簽定了《天津條約》、《北京條約》;沙俄侵占我國大片領土;能分析說明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及其影響。 2.能力方面:通過利用 第二次鴉片戰爭形勢示意圖 ,說明第二次鴉片戰爭的過程,培養學生利用歷史地圖學習歷史知識的能力;通過指導學生探究第二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3.態度價值觀方面: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西方殖民者的暴行,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發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責任感;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等國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第一次鴉片戰爭掠奪的侵略權益而進行的侵略戰爭,實質上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第二次鴉片戰爭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 4.學法指導方面:通過第二次鴉片戰爭與鴉片戰爭的對比,認識到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通過《天津條約》、《北京條約》與《南京條約》的對比,認識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了,使學生初步掌握比較學習的方法;指導學生分析歷史材料,初步掌握 論從史出 的歷史思維方法。 二、教學重點 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和對中國社會的嚴重影響。 三、教學難點 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的分析。 四、教學過程(見下表)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媒體
[導入]
播放錄像(或光盤)資料片《圓明園》。主要內容是圓明園昔日的富麗堂皇和今日的殘垣斷壁。
觀看錄像(或光盤),感受圓明園的富麗和侵略者的殘暴。
通過觀看影像材料,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民族危機感。
vcd
影碟
資料
續表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媒體 這座宏傳華美的皇家園林被大火燒毀了,同學們一定想知道這把罪惡之火是怎樣點燃的吧!
一、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
[復習提問]
請同學們先回憶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
鴉片戰爭后,英國侵略者強迫清朝政府簽定了《南京條約》,達到了“五口通商”的目的。為什么在1856年又蓄意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呢?
[指導閱讀]
請同學們認真閱讀以下三段材料,同時思考是什么原因導致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爆發。
材料1:英國人的商品像潮水一樣涌入中國市場,但是很多商品嚴重滯銷,在倉庫長期堆積、腐爛。
材料2:英國、法國借口中國通商口岸太少,要求增開商埠,開放長江和內地貿易。
材料3:英、法修約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拒絕,兩國叫嚷“除非有一個武力示威的支持和強迫,是得不到條約的修改或通商以及貿易情況的改善”。
[提出問題]
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是什么?
這場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所以稱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6年,英國借口“亞羅號事件”,法國借口“馬神甫事件”蓄意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
根據以前所學知識回憶、作答。
(為新課的學習做鋪墊。)
閱讀材料,從材料中尋找以下信息點:英國人的商品在中國市場嚴重滯銷;為改善貿易情況,英、法要求增開商埠,并蓄意用武力來保證達到自己的目的。閱讀后,綜合分析導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