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鴉片戰爭
1860年,侵略者誘逼奕䜣簽定了《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提出問題]
中英、中法《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
[指導讀圖]
引導學生觀察課本第54頁《中英《北京條約》割九龍司地方一區》插圖,與現今香港地區對照,搞清九龍司地方一區的地理概念。
1997年,我國政府已經恢復對香港地區行使主權。香港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學生分組討論,積極發表本討論組意見。結合閱讀史料,分析戰爭進一步擴大的原因,認清戰爭擴大的必然性。
學生看圖,聽教師講解。了解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二階段的過程,重點是:大沽之戰、英法聯軍攻占北京、火燒圓明園。
聆聽同學的朗誦,感受英法聯軍的強盜行徑。
自我感受,自我教育。
學生迅速閱讀課文后,回答問題。答案:《天津條約》繼續有效,增開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增加大量賠款。
看課本插圖,了解中英《北京條約》中割讓的九龍司地方一區是現今香港地區的一部分。
(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自制
投影
片
教材
插圖
續表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媒體
[提出問題]
試將《南京條約》、《天津條約》與《北京條約》進行對比,找出新增加了哪些條款?、
表9-1 《南京條約》、《天津條約》、
《北京條約》內容比較表
(見附頁)
[提出問題]
侵略者是否達到了發動戰爭的目的?從哪些方面可以說明?
[學法指導]
引導學生從增加的條款內容中分析。
[啟發思維]
為什么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后,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了?
二、沙俄侵占中國大片領土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沙俄趁火打劫,侵吞中國大片領土。從1858年開始,沙俄強迫清政府簽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侵占中國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指導讀表]
請同學們看課本第55頁《俄國通過不平等條約割占中國北方領土表》、《俄國侵占中國北方領土示意圖》。
進行比較得出答案:外國公使進駐北京;十口通商,天津開放為商埠;侵略者取得內河航運權。
培養對比分析和綜合概括能力。
自由討論,互相啟發。通過分析比較,得出答案如下:侵略者直接控制清朝政府,干涉中國內政;西方侵略者對中國的侵略范圍擴大了;天津開埠通商直接威脅清政府的統治心臟——北京的安全等。
自由發表見解。深刻認識中國喪失了更多的領土和主權,外國侵略勢力擴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得出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進一步加深了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