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含
點擊下載:本課課件 課件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的罪惡行徑,清朝統治者的腐敗無能,使中國舉世聞名的皇家宮苑付之一炬,主權進一步喪失,俄國通過不平等條約割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的侵略史實,以及在國難當頭的歲月里,農民起義軍反抗斗爭的歷史史實。
2.思考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是什么,為什么說它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培養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通過運用歷史地圖、學習歷史發展過程,掌握時空結合的歷史學習方法。
2.培養學生分析歷史現象的能力,并透過現象看本質(即列強之所以肆無忌憚,如此囂張、放肆的根源所在)從中領會太平天國農民運動斗爭的首要目標為什么是清政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認識反抗侵略和壓迫永遠是一個民族發展的強大力量。
2.認識一個民族的強與弱,國家的先進與落后,這與它們的命運息息相關,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緒,為民族的振興、國家的強大而發憤學習,努力奮斗,進而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3.通過太平軍抗擊洋槍隊的史實進行中國人民一貫具有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決心和光榮傳統的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及處理方法
重點: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發生及列強侵華罪行。
通過觀看影像資料與閱讀課文相結合,以及復述、設疑、討論等方式來加深印象,加強理解。
難點:
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的關系。
采用連環提問法,層層歸納得出結論。
教學資源
教師教學用書(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八年級上冊)
多媒體教學設備、ppt演示文稿(含圖片和視頻)
相關網站資源
教學方法
1.復習提問法。
2.說、看、議結合法。
3.分析歸納法。
4.連環提問法。
學習準備
閱讀有關第二次鴉片戰爭、圓明園、太平天國運動的課外書籍或觀看相關影視片。
板書設計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
一、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發生
二、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列強的罪行
1.英法──火燒圓明園
2.沙俄──割占領土(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
三、第二次鴉片戰爭引發的斗爭──太平軍抗擊洋槍隊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北京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有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在北京西郊有一個兼具江南和江北風光的“萬園之園”──圓明園。它綜合了中西建筑的精粹,收藏著難以數計的奇珍異寶、藝術精品、古玩字畫、圖書典籍。然而,當我們前往北京參觀游覽時,看到的卻是斷壁殘垣,園內的古籍珍寶蕩然無存。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一現象的出現嗎?圓明園的斷壁殘垣又說明了什么問題?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走近歷史,了解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
講授新課:
一、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發生
師:第一次鴉片戰爭《南京條約》的簽訂,給中國帶來了什么嚴重后果?
生:割讓香港島使中國領土主權不完整;巨額賠款,增加了人民負擔;開放五口通商和協定關稅,有利于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商品輸出。結果,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師:《南京條約》使侵略者攫取了許多利益、中國遭受到了沉重的災難,列強是否滿足既得的利益呢?他們為什么要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我們一起看一段資料后回答(幻燈片)
學生閱讀材料,分組交流,由小組代表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