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冊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含
師:列強并沒有滿足貪婪的欲望,想要通過修訂條約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權益。遭到清政府拒絕后,他們便找借口發動戰爭,想要迫使清政府就范。由于這場戰爭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所以它被叫做第二次鴉片戰爭。
時間: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
侵略國:
主兇──英法聯軍
幫兇──美、俄
[教師過渡]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燒殺搶劫,在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其中,最可惡的是把“萬園之園”──圓明園給燒了。
二、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列強的罪行
1. 英法──火燒圓明園(幻燈片)
解說:圓明園不僅是中國封建時代藝術的結晶,而且為世界罕見的博物館和藝術館。清朝皇家的寶物主要不在紫禁城里的宮殿中,而是在圓明園。園內珍藏著許多中外古今的孤本秘籍,名人字畫,鼎彝禮器,藝術奇珍,金珠玉石,銅器古玩,其被西方稱為“萬園之園”,的確是當之無愧。但是這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宮苑,卻被英法聯軍付之一炬。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段視頻《火燒圓明園》
英法聯軍進北京后,闖入圓明園先進行一番搶劫,為掩人耳目,又放火把它化為灰燼。英國《泰晤士報》一段關于英法聯軍劫掠圓明園情況的報道,足以證明他們的罪行。看到今天圓明園的斷壁殘垣,你有什么感想?
學生交流: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大恥辱,我們要努力學習,正視歷史、不忘歷史,將侵略者的殘暴和丑惡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將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它表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只有國家富強了,我們才能挺直腰桿,面對外來無理的要求,大聲說“不”等等。
議一議:近年來有人提出要重修圓明園,也有人反對,你同意哪種觀點?為什么?
(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
[教師過渡]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侵略者除了焚毀圓明園外,在其它地方的表現也暴露了他們的海盜本性。更為可惡的是俄國趁火打劫,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后,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占了我國東北和西北領土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差不多有今天的新疆那么大。那么,這些領土是怎樣被割去的?通過哪些條約割去的?我們學習完下面的內容,同學們就會明白的。
2.沙俄──割占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
請同學們看《沙俄侵占中國北方領土示意圖》,然后試著敘述沙俄侵占我國北方領土的情況。(多媒體展示《俄國侵占中國北方領土示意圖》)
學生再看書并結合圖表,總結出沙俄侵占我國大片領土的特點。
學生:1.趁火打劫
2.武力相逼,調停為誘
3.一紙定奪,強割強占
4.步步蠶食
師:第二次鴉片戰爭使得中國喪失了更多的領土和主權,中國半殖民地化的程度進一步加深了。
那么,為什么中國會遭到如此的劫難,主觀原因是什么?
生:清政府的腐敗,一再妥協退讓,和中國的落后。
師: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嚴重后果,清政府為了支付列強的賠款,加重了對人民的剝削,戰后人民反抗清朝統治的斗爭,風起云涌。1851年至1864年的太平天國運動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次。太平天國運動是近代的一場農民運動,它擔負著反對清朝統治和反對外來侵略的雙重任務。它沉重地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在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反對外來侵略過程中添上了濃重的一筆。
三、第二次鴉片戰爭引發的斗爭──太平軍抗擊洋槍隊
師提問,學生結合書上的內容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