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2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
教學目標
一、 識記與理解
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了解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的罪惡行徑,清朝統治者的腐敗無能,使中國舉世聞名的皇家宮苑付之一炬,主權進一步喪失,土地被強暴割占,以及在國難當頭的歲月里,農民起義軍反抗斗爭的歷史史實。
二、能力與方法
本課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的自主學習(聽、看、議),培養學生分析歷史現象的能力,并透過現象看本質(即列強之所以肆無忌憚,如此囂張、放肆的根源所在)從中領會太平天國農民運動斗爭的首指目標為什么是清政府(不徹底消除腐朽的根源,今天趕走“法蘭西”“英吉利”,明天還有新的“法蘭西”“英吉利”接踵而至)。
三、 情感態度價值觀
分析民族的強與弱,國家的先進與落后與它們的命運息息相關,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緒,為民族的振興、國家的強大發憤學習,努力奮斗。通過太平軍抗擊洋槍隊的史實進行中國人民一貫具有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決心和光榮傳統的愛國主義教育。
重點難點
重點: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發生;列強侵華罪行。
難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的關系。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課時 1課時
課型 新授課
教學準備
一、教師準備
1、收集資料、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
2、給出預習目標,指導學生預習。(全體學生)
二、學生準備
全體學生據預習目標預習課文。
學法指導
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為主。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指導學生朗讀課前提示導入。
教學新課
一、老師展示預習目標,檢查學生自學(找一排學生依次回答)。
預習目標:
1、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目的、時間、經過、結果。
2、火燒圓明園。(時間、哪一次戰爭、侵略國家)
3、所簽訂的條約。
4、沙俄侵占中國大片領土。(面積多少)
5、太平軍抗擊洋槍隊。(領導人、時間、戰役)
二、小組合作討論:
1、中國為什么會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失敗?
2、你看了“火燒圓明園”后的感想。
3、看了太平軍抗擊洋槍隊后,你怎么想的?
充分讓學生討論后,告誡學生:落后就要挨打!激勵學生一定不忘國恥,好好學習!
三、老師據大綱強調重點(指導學生掌握):
1、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2、沙俄侵占中國的大片領土。
四、多媒體展示。
著重揭露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滔天罪行。
五、課堂展示并小結。
1、指導學生在圖上指出:沙俄侵占的中國大片領土。
2、指導學生列舉本課大事年表。
六、布置作業。
1、完成《學習與評價》
2、預習新課。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