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教案
1.火燒圓明園
⑴由學生介紹有關圓明園的建筑特點、布局構成、珍貴文物等,教師做補充;
⑵展示圓明園重要景點《諧奇趣》《大水法》《遠瀛觀》等圖片,讓學生認識到圓明園是東方博物館和 藝術館,在世界園林中的地位價值很高。圓明園本身就是世界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
⑶播放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的視頻剪輯,揭露侵略者搶劫并火燒圓明園的暴行,配以解說,激起學生的仇恨和惋惜。
⑷課件展示法國大作家雨果關于譴責英法聯(lián)軍暴行的一段話。由學生列舉英法聯(lián)軍搶劫并火燒圓明園的暴行,并分組討論“清政府為什么不阻止英法聯(lián)軍搶劫火燒圓明園?圓明園被燒對中國有什么影響?”。目的是讓學生認識到:英法侵略者燒毀圓明園是野蠻的行為,是對全人類的一次犯罪。同時,也說明了清朝統(tǒng)治腐敗衰弱,沒有能力繼續(xù)統(tǒng)治了。圓明園的燒毀使中國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損失殆盡,是中華民族的恥辱;它使清政府的軟弱無能暴露無遺,侵略者的侵略氣焰更加囂張,它永遠警示著中國人民,落后就要挨打,從而激勵我們勿忘國恥,努力學習,振興中華。
(學生活動后,老師給予簡評,小結本目知識要點,并用課件展示)
時間:1860年。 中國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損失殆盡,
縱火者:英法聯(lián)軍。 影響 清政府的軟弱無能暴露無遺,
侵略者的暴行:燒殺搶砸,無惡不作。 侵略者的侵略氣焰更加囂張。
(教師設問,引導過渡)當英法聯(lián)軍攻占北京,燒殺搶劫的時,俄美充當了什么角色?他們在中國有那些侵略活動?學生答后,老師指出:俄美在戰(zhàn)爭中充當了幫兇的角色,取得了與英法差不多的侵略權益。俄國還乘機侵占了中國北方大片領土。
2.沙俄趁火打劫侵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
(教師用課件展示《沙俄侵占中國領土簡表》和《沙俄侵占中國領土形勢圖》,師生共同學習)
⑴結合圖表的內容,說明沙俄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及以后,通過哪些不平等條約割走了中國哪些領土,并在圖上找出來。學生答時,老師分別用綠色、黃色顯示《中俄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所割占的領土。用泥土色顯示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割占的領土。之后用兩頭熊分別踏在東北西北沙俄所占領土上。
⑵在圖上找出《中俄尼布楚條約》劃給中國的領土,并說明這些領土與《中俄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所割走的領土有什么關系?然后,以前后左右的同學為組討論“為什么康熙皇 帝在位時,沙俄與中國簽訂平等條約,比較合理地劃定了中俄東端的邊界,而咸豐皇帝在位時,沙俄卻 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蠻橫強占中國 領土?”(前者強,后者弱)
⑶由學生按提示歸納沙俄割占中國領土的知識要點,并思考給中國帶來的影響。學生答后,老師小結,并用課件展示“沙俄侵占中國領土情況”。
時 間:十九世紀中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