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課 開啟思想解放的閘門教案
魯迅在新文化運動中發表了一系列深刻犀利的文章,猛烈抨擊封建倫理道德,為文學革命吶喊助威。魯迅以他堅定清醒的現實主義立場和堅忍持久的戰斗精神,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流砥柱和整個中國現代文學的精神代表。在新文化運動初期,魯迅影響最大的則是他的文學創作實績。下面,我們來看一組投影。
凡事總需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地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
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
……吃人的人,什么事做不出;他會吃我,也會吃你,一伙里面,也會自吃……
……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
救救孩子……
[教師講解]同學們,這段投影材料,選自魯迅小說《狂人日記》。這是一篇反對封建的戰斗檄文,小說中的“狂人”象征著一代還不能夠被多數民眾理解的文化先覺者,是一個英勇孤獨的戰士。他通過痛苦的反思,得出一個振聾發聵的結論:封建宗法制度“吃人”。在小說的結尾,魯迅說“將來的社會”容不得“吃人的人”,他沉痛地寫道:
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
魯迅在《狂人日記》之后,“一發而不可收”,寫出了《孔乙己》《藥》等著名小說,深刻揭示了封建傳統思想給人們造成的精神創傷。他解剖中華民族國民性的弱點,意在暴露社會病根,以引起療救者的注意。他把自己這一時期的小說結集時,取名為《吶喊》。
除魯迅之外,還有郁達夫、葉紹鈞等人的小說也從不同視角表現了社會黑暗、民族衰弱給知識青年的勞動人民造成的痛苦。
這里,教師應強調兩點:①要說明新文化運動包括思想革命和文學革命兩個方面,思想革命決定了文學革命的方向,文學革命擴大了思想革命的影響。②指導學生閱讀書中小字內容,歸納李大釗、胡適、魯迅等人發表在《新青年》雜志上的文章及主要思想,進而指出《新青年》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
總結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容,①提倡民主,反對專制,也就是提倡資產階級的民主制度和資產階級的民主思想,反對封建獨裁;②提倡科學,反對迷信,強調的是用自然科學一樣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來研究社會,反對封建愚昧;③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強調從個人有獨立自主權利的觀點出發,提倡獨立思考,反對依附古人,反對盲從封建權威,反對做習慣勢力的奴隸。要求從封建傳統下解放人的個性與才能,使其能夠得到自由的發展;④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主張用自己的話寫自己的文章,反對模仿古人,反對言之無物。斗爭鋒芒直指孔教,從而在社會上掀起一股生氣勃勃的思想潮流。
[教師過渡]我們一般把基本內容為“四提倡、四反對”階段的新文化運動叫早期新文化運動。它的指導思想是民權、平等和達爾文的進化論。可是從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后,新文化運動又增加了新的內容,馬克思主義開始傳播到中國。
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意義
回答一:批判了封建思想,動搖了孔子的地位。
回答二: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
回答三:對袁世凱復辟帝制是個沉重打擊。
回答四:為新思想的傳播開辟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