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
二、活動過程
1.研究課題:從農民分到土地,談土地改革對歷史的貢獻,評價歷史人物毛澤東。
2.活動安排:第一,由個人或小組收集資料,結合課文內容,概括出主要觀點。第二,教師組織學生課上交流和評點,加以引導和補充。
3.研究過程:
師: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毛澤東主席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全國分批進行土地改革,廣大農民分到了土地,真正成為土地的主人。請同學們根據各自掌握的資料,談一談你對農民分地的看法,同時評價土地改革的歷史貢獻和毛澤東的功與過。
生:通過土地改革,農民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翻身不忘共產黨,幸福不忘毛主席。他們衷心地贊美:毛主席的恩情比海深。毛澤東功高蓋世,他的歷史功績永載史冊。
生:我不同意,毛澤東發動了“文化大革命”,造成國家的動亂,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災難。
師:都說得很好!要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生:解放前,農民人多地少,農民終年辛勤勞動,卻得不到溫飽。
生:解放后,通過土地改革,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的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生:土地改革后,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糧食產量不斷增加,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
生:毛澤東雖然在晚年犯了一些錯誤,但他的歷史功績是主要的,不能因為他的錯誤完全否定他。
師:大家說得都很好,匯總到一起就更加全面了。我們要全面、客觀地評價歷史事件和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