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和吸收
課 題 第二節 消化和吸收
授課教師 實驗中學 林葉萍 課時
1 授課時間 .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ø 了解消化的概念; ø 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 2、過程與方法 ø 訓練學生獨立完成實驗探究的能力,明確實驗探究的幾個步驟,學會做探究實驗; ø 通過學生參加與活動,訓練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實驗能力、創新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ø 通過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
ø 通過收集唾液等操作活動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消化作用。 教學難點
如何有效的組織、引導整個探究過程,并抓住時機訓練學生的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和觀念。 課 型
新授課
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探究實驗 教學用具
教師
多媒體課件、溫度計、37℃熱水
學生 饅頭、蒸餾水、碘液、滴管、標簽紙、小刀、燒杯、試管、玻璃棒等
教 學 過 程 設 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理念 播放人體的消化視頻: 話說姍姍小朋友吃西瓜時,不小心將一粒西瓜籽咽了下去。這粒西瓜籽在姍姍的消化道內,經歷了一天的歷險記。它先遇到像軋鋼機似的上、下尖硬的怪物,差點兒將它壓的粉身碎骨;剛躲過一劫,又遇到“酸雨”;后來它鉆進了一條又長又窄的迷宮,它在這里走了很久,身邊的許多物質都神秘地消失了;走出迷宮,它又差點兒鉆進死胡同,幸虧及時改變方向;后來不知怎地,它與一些很臭的東西混在了一起;最后,它們在姍姍上廁所時,一起離開了姍姍。 設問:同學們,聽完這個故事后,你認為它會經過人體的哪些器官呢? 小結: 剛才同學們說出的這些都是我們平時吃的食物消化時會經歷的器官,我們把這樣一個通道稱為消化道。它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 過渡:不難看出,我們的消化道開始部分是口腔。那么食物在口腔中將會發生哪些變化呢?這節課我們就以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來探究一下。
根據視頻和教師的描述,思考得出:
西瓜籽要經歷的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
1. 2. 關于消化和吸收學生并不陌生,所以讓學生簡單思考就能得出結論。
用視頻直觀形象的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興趣和求知欲。
練習生活實際,深入探究 :
請學生回憶在吃饅頭時,滿頭灰在口腔中發生什么變化?
引導學生提出影響饅頭變甜的因素:
根據剛才同學的體會,大家能夠提出什么問題呢?
提示說明:淀粉沒有甜味,而且咀嚼饅頭時感覺到有甜味,這說明饅頭的成分發生變化。同學們大膽的猜一猜,是饅頭中物質的變化與口腔中哪些結構或物質有關呢?
過渡:怎樣才能證明?下面就讓我們分組做實驗探究。
分組討論實驗方案:
給大家3分鐘時間請各小組發揮集體力量,制定你們探究問題的實驗方案,在我們的課堂當中,人體的口腔之外,使大家的問題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