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 掌握生物分類的必要性、生物分類概念及依據。
② 嘗試對植物和動物根據其結構特征進行分類;列舉生物的主要類群。
2.能力目標
① 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比較、分析判斷能力。
② 培養學生逆向思維的能力。
③ 通過探究生物分類方法、分類活動,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④ 通過小組討論合作,培養學生團結協作能力,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分類技能。
⑤ 通過分類活動,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增強學習自信心。
3.情感目標
① 通過做一個小小分類學家的活動,讓學生充分體驗科學研究的樂趣。
② 通過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的活動,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生物的多樣性,增強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保護環境的意識,激發同學們保護大自然、珍愛生命的情懷。
③ 通過觀察圖片,影片欣賞,使同學們在欣賞自然界里形形色色的生物同時,受到美育教育,從而陶冶同學們的情操。
重點和難點
1.重點
① 嘗試根據生物的特征對生物進行分類。
② 探究并掌握生物的分類方法。
2.難點
① 嘗試根據生物的特征對生物進行分類。
② 通過觀察與思考,總結出生物分類的方法和依據。
策略方法
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以學生實踐活動為基礎,側重“自學加游戲”的自主探究式學習為主。
教師:主要用到 實物展示法、激情激勵法、啟發式教學法、直觀教學法。
學生:主要用到 觀察法、比較法、資料收集、調查法、討論交流法、合作學習、組間互動。
課前準備
1.學生
① 帶7年級上冊課本。
② 收集植物的種子,如玉米、菜豆、松子、葵花籽 ……
③ 收集我們身邊常見的動物的資料。
④ 調查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分類活動。
2.教師
① 自制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多媒體課件特點是容量大,內容充實,可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可作為學生課堂學習的導航標,對所學知識以直觀形式及時歸納總結,并有助于學生課下進行進一步學習和知識拓展。
② 準備小游戲:“給雜物進行分類”的材料。(將數量不一的大頭針、不同顏色的曲別針、書夾子、訂書釘、紙團混在一個盒子里。并告訴學生在活動中要注意安全。)
③ 準備實物展示:a.玉米葉子、向日葵葉子;b.桃、松球果;c.準備幾種植物或動物的圖片及標本。
④ 準備有關生物種類多樣性的圖片、錄像。
教學過程
(一)從生活實際出發,導入新課
( 教學策略:小游戲──“給雜物分類” ,動動手、想一想。)
教師:同學們,在你們眼前的桌子上放有一個雜物盒,你們能迅速將里面的雜物區分開嗎?看看哪個組的同學分得最細、最快!(游戲規則:分好的小組請迅速舉起手,音樂響起時開始動手,音樂停止時活動停止。)
學生:(動動手,交流成果。)
教師:很好,大家的速度也很快。其實,剛才同學們把這些雜物分開的時候,就是在進行“分類”的工作。請同學們想一下,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一些什么樣的分類活動?
學生1:超市肉、魚、蔬菜等物品分放在不同的區域。
學生2:家里的藥品根據用途不同分類存放。
學生3:郵局將信件分類后送出。
教師:同學們說得都很好。現在我們一起來分析這些身邊常見的分類現象,分類需要什么樣的前提條件?分類需要一定的依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