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細菌
第二節 細菌
一、 教學目標 1、 描述細菌的主要特征; 2、 通過與動、植物細胞的比較,推測出細菌的營養方式。 3、 通過了解細菌發現的過程和巴斯德的實驗,認同發展與技術的進步密切相關。 4、 強化振興祖國面貌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5、 認同飯前便后洗手的必要性。 二、 重點和難點 1、 細菌形態結構的特點。 2、 細菌的營養方式和生殖。 三、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有關細菌的形態、結構和生殖等圖片資料;cai課件;顯微鏡;永久細菌涂片。學生:通過查閱書籍、網站,搜集與細菌有關的資料。 四、 課時分配 一課時 五、 -- 學習內容學生活動教師活動組織教學,情景導入。觀看圖片。展示圖片,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細菌的發現 閱讀書本知識,結合課前搜集的資料,進行交流討論,并回答所提出的問題。用大屏幕展示問題,啟發學生思考 ,及時進行鼓勵性評價。 細菌的形態和結構用顯微鏡觀察細菌的三種形態;分組討論細菌的大小及結構特點,并與動、植物細胞進行對比,推測細菌的營養方式,并進行交流。請一學生扮演教師的角色,就細菌的結構和營養問題與同學們進行交流。指導、創設問題情景,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小組間的討論,結合教學內容進行人生觀教育。 提示、指導執教學生,并進行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