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
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促進學生學習物理的愿望。
體現新課程是“完全開放的、學生自主參與的全新課程”的理念。
課堂活動
①電磁波是傳遞信號的載體。
a.引導學生利用他們在課前找到的資料講述廣播、電視的圖像和聲音是怎樣傳播的?在此過程中電磁波起了什么樣的作用?
b.在講述電磁波是傳遞信號的載體時可與信鴿加以類比,強調電磁波在此過程中起著運載信號的作用。
學生闡明自己的觀點。
讓學生的觀點適當加以交流。
歸納出電磁波是傳遞信號的載體的結論。
學生調查所涉及的知識面很廣,教師要在此加以指導,初步培養學生的交流和信息處理能力。
②無線電廣播信號的發射和接收過程。
a.引導學生利用他們在課前找到的資料講述廣播信號的發射和接收過程。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講述:
(1)信號的發射:首先用話筒把聲音信號轉換成音頻電信號,但音頻電信號不能用來直接發射電磁波;再由載波發生器產生高頻電磁波,通過調制器把音頻電信號加載到高頻電磁波上;最后通過天線把載有音頻電信號的電磁波發射出去。
(2)信號的接收:先利用放在電磁波傳播空間中的天線接收電磁波;由于天線可以接收很多頻率的電磁波,如果把它們都轉變成聲音,那只是一片嘈雜聲,什么也聽不清楚。因此需要再利用收音機調諧器選出我們所需的某一頻率的電磁波;如果把調諧器選出來的頻率很高的電信號直接送到耳機,還不能使耳機發出聲音。所以需要從高頻電信號中取出音頻信號,放大后送到揚聲器里,揚聲器把音頻電信號轉換成聲音。
學生闡明自己的觀點。
讓學生交流自己的觀點。
讓學生歸納出信號的發射是由電臺完成的,信號的接收是由收音機完成的。
投影無線電廣播信號的發射和接收過程圖。
輔助以一些圖片和多媒體動畫。
③電視信號的發射和接收過程。
a.引導學生利用他們在課前找到的資料講述電視信號的發射和接收過程,稍稍談一談它與廣播信號的發射和接收過程的區別。
b.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講述:電視信號分為圖像信號和聲音信號。聲音信號的產生、傳播和接收與無線電廣播的工作過程相似。圖像信號的工作過程是:攝像機把圖像變成電信號,發射機把電信號加載到頻率很高的電磁波上,通過發射天線發射到空中。電視機的接收天線把這樣的高頻信號接收下來,通過電視機把圖像信號取出并放大,由顯像管把它還原成圖像。
學生闡明自己的觀點。
讓學生的觀點適當加以交流。
讓學生大致復述一下電視信號的發射和接收過程。
學生調查所涉及的知識面很廣,教師要在此加以指導,初步培養學生的交流和信息處理能力。
投影電視信號的發射和接收過程圖。
課堂可輔助以一些圖片和多媒體動畫。
課后可帶領學生參觀學校的電視演播室或電視臺。
④移動電話。
a.引導學生利用他們在課前找到的資料、已學過的廣播信號的發射和接收過程以及電視信號的發射和接收過程等知識來學習移動電話的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