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圖序》課堂教學實錄
生 1.“葉如桂,冬青;華如橘,春榮;實如丹,夏熟”,都是3個字加兩個字,按時間順序排列。
2.“朵如葡萄,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都是什么如什么,運用比喻和排比;順序是從外到內。
3.“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順序是一、二、三,色、香、味。
4.我一邊背一邊想著它的意思。
5.我一邊背一邊想著它的樣子和味道。
6.我覺得要先讀熟,讀不熟,是背不過的。
師 對,好比還不會走,怎么能跑?……那么我們在兩三分鐘內把它背過,看誰背得快。
生 (背,有兩個一兩分鐘就背過了)
師 請你背一遍。(生背)哎呀,你記憶力驚人啊!鼓勵鼓勵!(掌聲)
我們齊背一遍。(齊背)
是男生背得好還是女生背得好?——又錯了:是男“老師”背得好還是女“老師”背得好?(笑)
生 男老師……女老師……
師 究竟誰好,比一比就知道了。男“老師”先背。(背)好!又整齊又洪亮。下面女“老師”背。(背)不如男“老師”背得好,但也有特色:聲音清脆動聽。
師 本課有哪些知識要點?請你幫我歸納歸納。這對應考可是很必要喲。(過程、答案略)老師的指導是(幻燈片):
1.字:生的,易錯的
2.詞:古今不同的
3.句:佳句,難譯的句
4.寫作方法:可仿效的
自主歸納,不*老師,互相合作,互通有無。
5
師 以上是“學生”請教“老師”淺層次的問題——有疑之疑;下面是深層次的問題——無疑之疑。“無疑之疑”比“有疑之疑”具有更大的價值。有一回,一個人躺在蘋果樹下,一個蘋果掉下來……
生 (搶)是牛頓。
師 那么你對我說說,他提出了什么“無疑之疑”?
生 他想,為什么蘋果往地上掉而不往天上掉呢?后來他經過研究解決了這個難題,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師 還有一個人從壺蓋的“啪啪”作響提出“無疑之疑”……
生 (齊)瓦特。
師 如果你也能發現這樣的“無疑之疑”并解決它,你也會為人類做出巨大貢獻。這一課,你有“無疑之疑”嗎?
生 沒有。(面面相覷)
師 我可有。想不想聽聽?
生 想。
師 本文開頭說:“荔枝生巴、峽間”。“巴、峽”是今天什么地方?
生 四川東部和湖北西部,重慶一帶。 師 現在的“巴、峽”有荔枝嗎?
生 有……沒有……(有爭執)
師 說“有”或“沒有”都沒根據。怎么辦?
生 問。
師 問誰?……(小聲地)據我所知,下面聽課的老師有從四川來的。誰問?
生 我。老師們,請問四川有沒有荔枝?(沒有什么反映)
師 我知道我們課題組的蘇永奎老師是從四川來的。蘇老師,請告訴我們,四川有沒有荔枝?
蘇 四川沒有荔枝,但重慶有沒有我不知道。
師 還有哪位老師能告訴我們重慶有沒有荔枝?
金 (金傳富老師)我在重慶呆過8年,重慶肯定沒有荔枝。
師 謝謝你!可以肯定了:四川、重慶沒有荔枝。那為什么白居易說“荔枝生巴、峽間”? 生 古代有,現在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