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全冊備課參考 3
2.關于“剪不斷的‘臍帶’”。開展這項活動,是促使學生主動了解屬于自己的那份“母愛”,通過與母親聊天,向母親采訪,進一步了解母愛,體會母愛。教材中列舉了四個方面的內容,既不是要求面面俱到,也不是僅此而已。只是舉例,旨在提示。實際上,這四個方面中,3、4小項可以合二為一,當然,也可以從所列舉的四個方面伸展開去,這將根據學生家庭的特點和母親的實際情況而有所取舍或自主設計。
3.關于“多角度看母愛”。如果說,前兩項活動側重于了解和感受,那么這項活動則側重于對母愛的理性思考,也就是說,前兩項活動是較感性的,而這項活動則是較理性的了。在這一活動中有三個問題可以任選其一。(1)從生活中舉出幾件傾注著母親無盡關懷的尋常小事,再說說你的感受。在這項活動中,既有對母愛的回憶和追敘,也有對母愛的再體驗和反思。母愛,猶如陽光和空氣,我們沐浴其中而常常不知不覺。回首往事,我們才幡然醒悟,母親那尋常的小事卻富含著深愛。因此,開展這項活動,就是讓學生學會體驗,學會反思,從而培養美好的人格情操。(2)狐貍的母親在自己的孩子長大后會把它趕出巢穴,強迫它開始獨立生活。你怎樣看待狐貍母親的這種行為?你認為理智的母愛應該是怎樣的?開展這項活動,是讓學生從動物世界的母愛中得到啟示,進而對人類的母愛進行理性思考。母愛,是偉大的,忘我的,但有時是狹隘的,短視的,溺愛便是如此。對孩子的溺愛是有害的,愛,就是對成長負責,對未來負責,因此,開展這項活動,要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母親的嚴厲,像胡適的母親那樣,但更要注意母親的溺愛,防止溺愛對意志的侵蝕,防止溺愛對壞習慣、壞脾氣的縱容和袒護。(3)我們從母親那里得到的不只是愛的撫慰,往往還有做人的道理,處世的態度。人們常說: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請你對自己的“第一任老師”做一個客觀的評價。這一問題是對前兩個問題的深化,是促使學生從做人處世的方面去思考母親對自己的影響。要求做一個客觀評價,就含有對嚴愛與溺愛等不同的愛的方式和內涵的辨析。
4.關于“報得三春暉”。這項活動是對前面幾項活動的升華和總結,既是對母親感念之情的表達,又是對母親熱愛之情的深化,同時也是要求把孝敬母親的感情化為實際行動。這項活動形式多樣,有朗誦、唱歌;有講故事、演講;亦有看電影、圖片展示。可從教材列舉的多個項目中選擇,因地制宜地開展活動。
四、活動建議
1.要認真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重點、有選擇地開展活動,不求面面俱到,但要講求實效。
2.要特別關注那些特殊家庭的學生,如單親家庭,努力避免觸動學生的心靈創傷,如有必要,可讓一部分學生圍繞“親情”自主設計和開展綜合學習活動。
3.本次活動主要在家庭和學校之間展開,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活動要圍繞家庭開展,因此,教師應事先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系,比如,先給學生家長寫一封公開信,說明本次活動的內容、程序和目的,以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實現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整合。
4.在活動過程中,指導學生做好活動記錄和材料整理,以便作為后期寫作的素材,作為評價的依據。
5.適當組織學生進行階段性小結,及時檢查前期活動,以幫助深入有效地開展下一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