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案
2.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3.把這黑暗的宇宙,陰慘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4.生命是可愛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卻不如轟轟烈烈的死。
5.請從你積累的古詩詞中寫出描寫"日"、"月"的句子各一句:
日:示例: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月:示例: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6.在這叫喊聲里充滿著對暴風雨的渴望!在這叫喊聲里,烏云聽出了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
7.這是勝利的預言家在叫喊: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8.塵世人生也是如此:開始于盛氣凌人的物質的鐵蹄之下,終結在不動聲色的死神的懷抱。
9.我是大海的嘆息,是天空的淚水,是田野的微笑。這同愛情何其酷肖:它是感情大海的嘆息,是思想天空的 淚水,是心靈田野的微笑。
課外拓展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導讀】一位朋友要遠去四川做官,詩人作此詩相贈。全詩先收后放,先說同是宦游之人,同有惜別之意,然后陡然一轉,說哪里沒有朋友呢,男兒分別,何必哭哭啼啼做女兒態呢?氣勢豪邁,意境開闊,尤其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更成為千古名句。這首詩應當說是送別詩的精品。
【詩句分析】秦末項羽曾把這一帶地方分為三國,所以后世稱它三秦。這里可以理解為護衛。“關中一帶的茫茫大野護衛著長安城,這一句說的是送別的地點.
遠遠望去,但見四川一帶風塵煙靄蒼茫無際。這一句說的是杜少府要去的處所。因為朋友要從長安遠赴四川,這兩個地方在詩人的感情上自然發生了聯系。詩的開頭不說離別,只描畫出這兩個地方的形勢和風貌。舉目千里,無限依依,送別的情意自在其中了。 連三秦之地也難以一眼望盡,至于遠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看不見的。
彼此離別的意味如何呢?我們同是為求官飄流在外的人啊!其中真有無限凄惻。開頭兩句調子高昂,屬對精嚴,.
境界又從狹小轉為宏大,情調從凄惻轉為豪邁!昂却嬷,天涯若比鄰!边h離分不開真正的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內,就是天涯地角也如同近在鄰居一樣,我們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
在這即將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兒女一般流淚沾巾啊!是對朋友的叮嚀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兩句詩,意味深遠,是全詩中最重要的部分。它表現出詩人的寬闊胸懷和遠大抱負,使真摯的友情得到升華。人們都有與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叫做“知己”,他有時近在身旁,有時卻遠在天涯海角,但無論空間怎樣的改變,時間如何的推移,友情應該是牢不可破的。而且,決不能狹隘地認為“知己”只有一個;世界上到處都有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同樣都可以建立起深厚的友誼。抱著這樣的認識和心情與朋友分別,那就不會感到孤獨寂寥,相反地卻是感到樂觀進取,不管到了何處,都會覺得好像仍在與自己的老朋友在一起,促膝談心,那樣的快樂、幸福。
三、文學資訊
第六課 雪(魯迅)
《雪》寫于1925年,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勢蓬勃發展,可謂是春暖花開之日,然而,北方還處于一片寒凍之中。面對黑暗的現實與酷冷的季節,魯迅以徹底的革命民主主義戰士的姿態,去尋求“革新的破壞者”,去戰取理想的春天。他不僅以小說、雜文進行戰斗。而且“有了小感觸,就寫些短文,……以后印成一本,謂之《野草》。”《野草》共收散文詩二十三篇,也是魯迅追求革命真理、抒情述懷與進行對敵斗爭的記錄。本文也是魯迅當時內心世界形象化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