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教案
6 雪
魯迅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文學知識,了解寫作背景,積累字詞,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理清文章的結構,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品味文章中優美、含有哲理的語言。
過程與方法:反復讀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上理清文章的結構,在對比和品析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體會借景抒情的寫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察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堅強的斗志。
教學重點:品味優美語句,體會作者思想情感。
難點:體會作者思想情感。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情境創設
雪是一種司空見慣的自然現象,而魯迅卻平中見奇,把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進行了一番描寫。描寫中寄托了深遠的情思。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來欣賞魯迅的散文詩《雪》。
二、簡介文學知識及寫作背景
1.《雪》選自散文詩集《野草》。
2.作者及作品:.魯迅,我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樹人。19xx年到仙臺醫學專門學校學醫,思想產生了巨大變化,棄醫從文,開始了文學創作。1918 年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而已集》、《二心集》等。
3.寫作背景見課后附錄第一自然段。
4.學生記憶文學知識的重點。
三、展示目標
1.解決并積累字詞。
2.反復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結構,初步體會作者的情感。
四、自學
自學指導一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結合注釋及工具書解決字詞,并勾畫疑難字詞。4分鐘后共同解決疑難。
1.學生讀文,勾畫疑難字詞。
2.質疑答疑讀不準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詞。
3.讀寫鞏固、理解記憶。
4.專項訓練
a.給下列畫線的字注音。
磬口( ) 脂粉( ) 粘結( ) 灼灼( )
朔方( ) 褪盡( ) 塑雪( )
b.解釋詞語。
凜冽: 消釋:
自學指導二
請同學們在讀文中完成以下兩個問題:文章寫了哪兩個地方的雪?各有什么特點?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對于這兩個地方的雪,作者感情更傾向于哪一方?你是怎樣感覺到的?作者對它們的感情有怎樣的區別?
方法提示:先朗讀一遍課文,初步感知文章內容,用 藍筆圈點勾畫批注問題答案。再默讀一遍課文,用紅筆勾畫再次發現并簡要記錄自己的理解。之后在小組內探討疑難問題,10分鐘后匯報。
1.學生讀文思考。
2.小組交流疑難。
3.班內學生質疑學生答疑,教師指導點撥。
4.班內交流、教師板書。
問題答案:
a.文章寫了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
江南的雪滋潤美艷、充滿生機(隱約著青春的消息、處子的皮膚、雪野中五彩斑斕、飛著、鬧著)、絢麗有趣(明艷、潔白、閃閃地生光、塑雪羅漢)、不能持久(消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