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面臨有嚴重的環境問題 —— 初中政治第三冊教案
師:同學們思考一下,自然環境對人類的重要性表現在哪里呢?
————自然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
師:請大家來判斷一下,這些環境要素屬于哪一類?(出示投影片):
(1)、肇慶鼎湖山森林自然保護區;(2)、珠海梅溪牌坊
(3)、珠海圓明新園;(4)、斗門縣白焦鎮某村
(學生相互討論,但不能說出統一答案)
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第61頁,仔細看書,然后再判斷。
(自然保護區、自然遺跡這些要素雖然有著或多或少的天然成分,但卻是人們有意識地創造和保留下來的,所以,他們也是社會環境。)
師:回答準確!還有一個問題大家思考一下:我們平時經常說的生態環境和生活環境是從哪個角度對環境要素進行分類的呢?
————這是從人類對環境要素的依賴和利用程度上進行分類的
生活環境
按利用、依賴程度可劃分為
生態環境
師:在這兩類環境要素中,人們對生活環境的依賴、利用的程度怎樣?(更高、更直接。)
師(小結過渡句):環境影響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我們應該像珍愛生命一樣去愛護它。但長期以來,人類都以征服自然作為理想,這種理想終于在人類進入工業社會后逐漸得以實現。但同時,由于人口劇增和人類對自然掠奪式的開發利用,造成了水土流失,大氣海洋污染,森林面積銳減的嚴重的環境問題。
師:下面我們來學習第二個內容:
2、環境問題
師:究竟什么是環境問題呢?
師:同學們看書62頁,把環境問題的概念找出來。(投影)
環境問題——指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破壞。
師:從這個概念里,同學們能否看出,環境問題主要有哪兩種表現?
(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
多媒體投影(幻燈片5)
環境污染
(1)環境問題的主要表現
環境破壞
(2)當今世界十大環境問題:
a、厄爾尼諾現象;b、土地沙漠化與土壤流失;c、森林銳減;
d、水資源危機,在大江大河之中、下游發生長期斷流現象;
e、物種滅絕;f、“溫室效應“明顯;g、酸雨污染,日漸普遍;
h、臭氧層遭到破壞,與日俱增;
i、有毒化學品污染,使江河普遍出現嚴重污染;
j、垃圾成災,礦山垃圾、生活垃圾污染了人類如今生活的環境。
師:課文第62頁的三段材料分別說的是什么環境問題?旁邊的插圖又表現什么環境問題?
師(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第一段材料說的是大氣污染問題;第二段材料說的是水資源危機問題;第三段材料說的是耕地質量差、耕地銳減、耕地流失的問題。而旁邊的插圖表現的是嚴重的缺水問題。
師:同學們再分析這些材料,看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是怎樣造成的?
(環境污染是人類任意向自然環境排放廢棄物引起的;而環境破壞是由于人類不適當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引起的。)
師:為了減少這些令人痛恨的現象,我們能做些什么呢?
(學生展開討論)
師(總結歸納):剛才有同學提到“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建議非常好。是的,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應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保護我們的生活、生存環境。
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恩格斯
師:的確,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