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生活在法律的保護中》
2、七嘴八舌:學生討論:(1)父母教給了我們什么?(2)除父母外,哪些人可以成為我們的監護人?(3)列舉身邊的事例,說明家庭保護的重要性。3、閱讀空間: 學生閱讀“信息平臺”的內容,了解家庭保護的主要內容。4、診斷室:多媒體出示尹某案例。 討論:尹某產生不良行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學生討論后教師引導學生認識:(1)家庭保護不僅是未成年人個人成長的需要,也是父母和其他監護人的義務和法律的規定。(2)家庭保護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筑起第一道防線。5、我說我“校”(1)結合實際,說說我們在學校里可以享有哪些權利?(2)為了維護我們的 權利,學校應該履行哪些職責?(學生閱讀“信息平臺”內容)(3)列舉學校保護對我們的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的身邊的具體事例。 引導學習認識:青少年成長離不開學校的教育和保護。承轉:在校園內有時也會有一些不和諧的音符呈現。6、你爭我辯: 多媒體出示教材第86頁材料。正方:學校做法是合法的。反方:學校做法是不合法的。由持不同觀點的學生以自愿舉手的方式組成正反方,進行自由辯論賽。要求:(1)每方推薦4位辯手,其他同學組成智囊團;(2)辯論雙方從多角度尋找充足的理由力求駁倒對方;(3)每方最后都要做陳述總結。辯論結束后教師進行點評。7、獻計獻策: 教師發給學生每人一張建議卡,學生根據所在學校的實際情況,結合未成年人學校保護的相關內容,向學校領導、老師提幾條好的建議。選擇較好的進行交流,然后總結。(較好的建議卡可由班長轉交學校領導、有關老師)8、課堂小結: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筑起了兩道防線。第三課時 社會保護 司法保護教材分析:重點:讓學生了解社會保護、司法保護的主要內容和作用。難點:提高學生在社會生活中依法自我保護、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學生分析:由于學生的社會閱歷較淺,對于身邊的不法侵害往往難以認識。即使有所認識,也因自身處于弱勢地位而難以保護。因此,還需要通過社會保護、司法保護為學生健康成長筑起第三道、第四道防線,使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中健康成長。設計思路:1、典型材料、導入新課:由教材第88頁《一位母親的呼吁》事例引出未成年人需要社會保護。點明社會保護是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筑起的第三道防線。2、現場采訪:3名學生扮演記者,3名學生分別扮演共青團領導、某企業總經理、政府部門領導的角色。記者甲:請問作為社會團體的共青團組織對未成年人實施社會保護有那些具體措施?答:(略)記者乙:請問作為企業的法人代表,你們認為社會保護應該履行哪些職責?答:(略)記者丙:請問政府部門將 如何開辟和改善未成年人的活動場所?答:(略)3、閱讀空間:學生閱讀“信息平臺“內容,了解社會保護的有關內容。4、七嘴八舌:(1)為什么中小學生不能私自進入營業性網吧? (2)你知道李斯斯舅舅為什么被罰款?教師引導學生了解社會保護的重要性和主要內容。承轉:社會保護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筑起了第三道防線,那么司法保護又是如何筑起第四道防線的呢?5、案例分析:學生閱讀劉初冬案例,討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