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與健康的權利教學設計
教師總結:侮辱人格,傷自尊
(2)被評為“小偷”的同學可能會怎么想,會怎么做?為什么?(大屏幕展示)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會覺得委屈,覺得有失顏面,痛恨學校校長、老師。可能會出現輟學、報復、自殺等過激行為。之所以會這么做,是要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
(3)在上述兩個故事中,你認為被損害的行為有哪些不同點?有哪些相同點?(大屏幕展示)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第一個故事中的小偷是生命受害,被評為“小偷”的同學是精神受損害。相同點是都是人身受到侵害。
(4)結合故事和教材,你能說出公民最基本的權利是什么嗎?它的含義是什么?包括哪些內容?(大屏幕展示)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我們每個人要想真正作為一個人存在,并同他人協調地共存,就必須具有人格權。人格權作為人權的一部分,他與生命相伴,由每個人單獨享有,更不可與我們的人身相分離。
人格權是公民最基本的權利,它是指做人的權利,包括生命健康權等物質性人格權和自由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精神性人格權兩類。(大屏幕展示)
1、人格權(板書)
教師提問:人格權對我們來說為什么如此重要?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如果不享有人權,就不可能具有獨立的人格,人的尊嚴和價值也就不復存在,現代社會生活也就無法正常進行。
2、生命健康權(板書)(大屏幕展示)
接下來我們看第三個故事(3•15晚會中的片斷)
(1)評價故事中的行為(大屏幕展示)
(2)請你出主意,作為消費者該怎么辦?(大屏幕展示)
(3)我國有哪些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大屏幕展示)
學生思考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1)侵害消費者生命健康的行為(2)他們應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3)憲法、刑法、民法通則、治安管理處罰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四個故事
由于懷疑工廠女工偷竊假發,一家由韓國人在深圳開辦的假發廠竟對其56名女工強行搜身,并喝令女工們雙手抱頭站立長達1個多小時之久。
議一議:該廠是否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請說出你的理由。(大屏幕展示)
3.人身自由權(板書)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侵犯了(1)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2)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類似非法搜身、非法禁閉、非法拘禁等剝奪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為,都是法律所禁止的。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懂得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受法律保護,我們應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我們未成年人生理、心理不成熟,社會經驗不足,生命健康權最易受到傷害。
第五個故事欣賞歌曲《天堂里有沒有車來車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