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法律規定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教案
王剛享有了哪些權利?履行了哪些義務?結論:權利:受教育權、被選舉權 、勞動權、榮譽權
義務:受教育、服兵役、勞動、贍養老人、撫養
教育子女
(三)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一致的(認真閱讀課文第三目,完成以下問題)
1、深入閱讀[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一致的],歸納我國公民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概括的說:____________具體講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 _____③______________
2、分析88頁案例:章某能打贏官司嗎?思考理由是什么?
(教師釋疑:在家庭生活中,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同時子女享有繼承父母遺產的權利,根據《繼承法》規定,遺囑繼承優先于法定繼承,遺 產繼承須遵循一定的原則,其中有權利義務相一致的原則。) 教師結合課件講解: 名人名言: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馬克思 結合課件圖示分析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四)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認真閱讀課文第三目,完成以下問題)
1、思考判斷:我國法律規定了公 民享有廣泛的自由和權利,是否就是公民任意地,想怎么行使就怎么行使?閱讀89頁案例,思考提出的問題,小組歸納由此說明公民權利的行使,必須:(注意:《憲法》的相關規定)在課本中標劃下來
2、閱讀90頁“李某丟失手機和現金“一案,猜測李某可能采取的解決辦法有哪幾種?分別會帶來什么后果? 由此說明當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該怎么做?
3、履行義務
1)日常生活中,你知道自己依法履行了哪些義務嗎?說一說,寫一寫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參考91頁最后一段,歸納,在我國,公民履行義務要做到① ②
③
4、青少年在家庭、學校和社會公共生活中,要自覺_________,依法___________,自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公民意識的集中體現。
教師結合課件講解: 案例分析1:XX年2月20日晚至21日凌晨,由于“地震謠言”導致山西省晉中、太原、呂梁、長治等部分群眾走出家門,躲避地震。公安機關依法對5名造謠言者作出行政拘留及罰款的處罰,他們卻說,“公民有言論自由,你們這樣做是違法的。” 請問:他們是在正確行使言論自由嗎? 法律依據:我國憲法第35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