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法律規定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教案
結論 :公民在行使自己權利的時候,不得超越法律許可的范圍,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案例分析2:小明和同學去看電影,看完電影出來,小明發現自己的自行車不見了。看著小明著急的樣子,幾個同學走上前來。
甲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明天再讓媽媽買一輛就行了!
乙說:“要不然你也偷偷弄一輛騎走!
丙說:“我們還是抓緊時間到附近派出所報案吧!”
小明站在原地,盤算著-------
請你運用公民要依法行使權利的有關知識,評析材料中幾個同學的觀點。
結論:公民的合法權利受到侵害,有權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權利,但必須采用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序進行,不能采取非法手段。
課件出示公民履行義務的結構 示意圖:
課堂總結:課件出示本節課的知識網絡圖,師生共同復習回顧本課內容。 五、課堂鞏固與檢測:
1、知記學習目標:法律的特征是什么(含定義)?2、法律的本質、我國法律的本質是什么?3、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是什么? 4 、公民怎樣依法行使權利? 5、公民怎樣自覺履行義務? 6、說出公民的基本權利、基本義務有哪些? 2、做《學習與檢測》p62:1、2、3、8、10、13、15、16題
小組討論后回答 學生自己在課本上標出 小組合作完成 學生了解 學生完成后速記 學生速記回答 學生完成后小組討論交流 學生思考后回答 學生思考后交流會打 學生速記 學生復習記 憶練習8
7 板 書 板書設計: 法律規定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一、法律是特殊的行為規范 1、國家制定 2、國家強制力實施 3、具有普遍約束力 二、法律的本質 1、法律: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 2、我國法律: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 三、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1、權利:基本權利 2、義務:基本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