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政治下冊第七八課導學案
第七課 擁有財產的權利
課題7-1:《財產屬于誰》
【學習目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珍惜國家、集體、他人、自己的財產,對學生進行采取正當?shù)姆绞将@得財產的教育,敢于同侵犯財產的行為作斗爭,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
知識目標:識記公民的合法財產和財產所有權的涵義;理解法律保護公民合法財產及其所有權的重要意義與方式;當財產所有權的歸屬發(fā)生爭議或所有權受到侵害時,學會依法維權。
能力目標:在比較中提高正確認識和鑒別合法與非法財產的能力,通過典型案例的分析,提高學生依法維權的意識與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法律保護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當財產所有權受到侵害時,掌握維權方式。
教學難點:當財產所有權受到侵害時,學會維權。
【導學流程】
【 自主學習、小組合作】
一、 閱讀教材68頁活動思考并回答問題:按財產的歸屬可將財產劃分哪幾種?
二、 閱讀教材第68~69頁出示的五種財產占有情況,判斷一下:
哪些應該屬于個人所有哪些不應該屬于個人所有?為什么?
三、閱讀教材70頁 活動解答:小王的父親對屬于自己的財產擁有什么權利? 你是如何理解這一權利的?
四、閱讀教材71頁的故事思考一下:
法律為什么保護公民合法財產的所有權?(保護的意義)
五、閱讀教材72頁的兩個故事 ,討論:
法律如何保護公民合法財產所有權的?(保護的手段、方式)
【探究與展示】
一、閱讀教材73-74頁的故事告訴大家:
當財產所有權受到侵害時,公民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哪些訴訟請求?
二、閱讀教材75頁的材料:
1、請你為朱某出謀劃策討回錢財。
2、如果你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被人攔截并向你要錢,你該如何應對?
【課堂小結】
一、知識結構(提綱)
二、感悟與啟示
【反饋檢測】
1、王華在放學回家的路上撿到一個漂亮的手機,下列想法中正確的是( )
①尋找失主,物歸原主 ②失主來要就給,沒人來要,就留下自己用 ③反正也沒人看見,應該屬于我 ④撿拾到他人的物品不歸還是侵犯他人合法財產的行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2、公民利用自己的電視機收看節(jié)目,利用家中的洗衣機洗衣服等,都屬于財產所有人行使對自己財產的( )
a.占有權 b.使用權 c.收益權 d.處分權
3、某市人民審判員趙某,在擔任經濟審判員的8年間,收受賄賂170多萬,人民檢察院根據刑法,對其提起公訴,經法院審判,判處有期徒刑4年,并追回價值170萬元的錢物。這個案件說明我國法律不保護( )的所有權。
a.合法財產 b.非法財產 c.財產收入 d.儲蓄
4、王某依仗自己的勢力,強行占有鄰居李某的財物,并聲稱:這些財物已歸他所有,李某不能再和他爭。這時你認為李某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