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特殊的行為規范》教學設計
1、 教學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作為法律起始課,力求從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生活實踐、未來發展“三個起點”出發,堅持知識性與思想性、理論性與實踐性、科學性與趣味性、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四個統一”原則,貫穿促使學生養成終生學法、用法的素養“一條主線”,師生共同推開法律神圣的大門。2、 教學背景分析教學內容分析本節講法律的含義,一從橫向維度,即法律作為社會行為規范中的一種與社會道德、風俗習慣、規章制度等的區別;二從縱向維度,即通過探究起源和演變,理解法律的本質(特別是我國法律的本質)。理論性強,概念多,知識點散,科學性要求高,難度大。學生情況注:我校為市重點學校,學生基礎好,綜合素質較高。a(生活實際)在媒體、生活中經常會接觸到一些具體的法律案例,零散的法律條文,有一些感性認識和簡單思考。b(認知實際)學生具備一定觀察生活、發現問題、分析處理信息、探索研究的能力。本節屬于法理范疇,需要具備一定的歷史和社會發展史的知識,學生在這方面比較欠缺。c(發展需求)學生進入青春期,獨立意識增強,強烈渴望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因此對法律特別是與他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興趣濃厚,求知欲強。教學方式總體為講授課方式,包含:小組合作式、探究式等前期教學狀況分析及對本節的影響在此之前思想品德課以學生的情感體驗為主,法律教育作為“成長中的我”需要的一部分,雖與前面有內在聯系,但它從全新的角度去探索社會行為規則,因此要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引導他們法律是一門有趣、有用、好學的科目。教學硬件要求多媒體設備安裝有:ppt播放軟件、flash軟件播放器、媒體播放器3、教學目標及內容框架設計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樹立尊重規則,尊重權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的公民意識過程與方法(能力)a培養觀察生活,發現問題,探究思考的能力b培養加工整理、歸納總結社會信息,邏輯推理的能力c培養合作學習的能力d培養從縱、橫兩個維度認識事物的方法能力知識與技能知道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并依靠國家強制力實施的特殊行為規范。教學重點和難點a“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既是重點又是難點b“我國法律的本質”是難點內容框架設計(也可作為板書)4、 教學過程設計第一環節:營造氛圍(約1分鐘) 【教師】用ppt文件連續放映:神獸“廌”、漢謨拉比法典、天平、利劍、法庭、國徽、警察等內容。 【學生】觀看體驗。 【說明】配適當音樂,烘托法律的莊嚴神圣。第二環節:從學生已有認知實際導入新課(5分鐘左右) 【教師】通過剛才的圖片,同學已經意識到了我們將開始一門新課程的學習——法律課。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看到過一些法律案件,聽說過一些法律條文,都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完稱: 我看到(聽)過(事實或條文),因此我認為法律是 的。每人發言不超過30秒鐘。征求10人左右,把答案和姓名寫在黑板上,例如:“公正”(某某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