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特殊的行為規范》教學設計
【說明】從學生的已有生活實踐出發,培養合作學習、取長補短、規納總結、邏輯推理的能力和意識,培養終身受益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體現從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組織教學活動的要求。第八環節:師生互動,共同評點同學已有認識(3分鐘左右) 【教師】我們從不同的角度探究了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下面用這節課的知識檢驗同學已有對法律的認識哪些是正確的。【師生】共同評析。【教師】有些還要通過后面的學習甚至是離開學校,終身學法、用法的過程中才會體驗到的。 【說明】前后呼應,尊重學生的思考,滲透終身學法、用法的觀念。第九環節:課堂小結(2分鐘左右) 【教師】這節課了解了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知識),學會了從發展過程和同類比較中認識事物的學習方法和思考方式(能力),知道了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我國法律體現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所以我們青少年更要熱愛法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生】傾聽思考,整理思路。 【說明】從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和知識三個維度進行落實。第十環節:課堂延伸(1分鐘左右) 【教師】布置學生搜集、整理自己最關心、最困惑的法律知識、法律事件。 【學生】搜集、整理問題。 【說明】全員參與,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既簡單方便,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需要出發,有利于增強教學實效性。5、教學流程圖(共10環節): 1營造氛圍 2 新課導入 3教師播放故事 4師生評析(視覺聽覺) (已有認知) (感受法律) 互動評價 5出示新材料 6自主探究 7小組合作學習 8師生互動小組討論 法律歷史發展 同類比較 評點 深化認識 總結法律含義 已有認知 9教師小結 10課堂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