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課 網絡交往新空間
學生討論后回答問題,教師可以板書學生總結的積極作用。
教師小結:網絡有很多優勢,它能快捷地傳遞信息,給我們帶來了許多便利。我們上網沖浪要學會“信息節食”,注重瀏覽對我們有用的信息,不要無聊信息上浪費精力,更不能沉溺于網絡游戲,我們要積極的利用網絡的優勢,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幫助別人解決一些困難,做一些有益于社會和他人的事,尋找自己的人生價值。網絡也有消極作用,對我們有負面影響,下面我們看一個案例。
活動:網絡的負面影響
目的:通過分析討論讓學生認識網絡的負面影響,擺正上網與學習的關系,能理智地面對網絡不良誘惑。
要求:教師講述p70小波的故事,師生重點探討和分析三方面:一是幫助學生認識網絡的不良作用到底有哪些。二是幫助學生理解網絡產生不良影響的主觀(心理不健康、道德不高尚)和客觀原因(網絡環境的復雜帶來一定的危險性:網絡交往對象具有虛擬性、間接性和隱蔽性;網絡環境難以管理與規范,存在“臟亂差”)。三是幫助學生處理網絡與現實生活的關系,尤其是處理好網絡游戲與學習的關系,引導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責任與發展任務;發展多種業余愛好,不把眼光只盯在網絡游戲上;學習是大事,消遣是小事,而網絡游戲更是小事中的一個選擇而已。真正做網絡主人,不做網絡俘虜。
這一環節既是教學重點更是教學難點,為此,教師一定要“以案示法”,充分運用典型的案例來進行教學,還可以挖掘本校和本班的典型網絡故事進行剖析,教育效果會更理想。
(三)課堂小結:社會進入到21世紀,信息科技快速發展,尤其是電腦網絡方面,給各行業人士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凡事都要都有正反兩面性,網絡也有利有弊,網絡的弊端對我們學生的危害尤其大。我們要一分為二看待網上沖浪,對網絡的利與弊有清醒的認識。要能充分利用網資源查找有益的資料和瀏覽新聞時事,而不要沉迷于玩游戲、瀏覽不健康網站和聊天。
(四)鞏固練習:自主練習與檢測作業本
(五)布置作業:自主練習與檢測作業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