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二節 網絡的工作原理3.2.1 數據的傳輸過程
教科版《網絡技術應用》
第三章 第二節 網絡的工作原理
3.2.1 數據的傳輸過程
海南華僑中學 王宗健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osi模型的分層思想和tcp/ip協議體系。
2、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學習,讓學生學會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在網絡中增強自我防護意識,做一個文明、守法的網民。
[教學重點] 1、osi模型分層思想
2、tcp/ip協議體系
[教學難點] osi模型的理解
[學情分析] 本節內容新的知識點較多且較抽象,學生在理解上有一定難度。
[教學策略] 以講授法為主,輔以小組討論。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
引 入
在網絡世界中黑客無處不在,上網時應提高自我防護意識。通過對本節內容的學習,可以初步理解數據傳輸過程,簡單了解網絡通信的原理。
展示教學目標:
1、osi 七層模型及其功能
2、 tcp/ip協議體系的重要作用
[閱讀資料] 黑客自稱只用六成功力就黑掉百度
xx年9月12日晚上11時37分,百度發表聲明,稱其在12日下午遭受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不明身份黑客攻擊,百度搜索服務因此在全國各地出現近30分鐘的故障。目前,百度已請公安機關介入協助偵查。
據知情人士透露,該黑客攻擊百度僅用了其六成功力。專家對此毫不奇怪:“對于高技術的黑客來說,攻擊過程并不是公眾想象的復雜。”
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并為后面的案例分析做鋪墊。
二、
新課教學
1、介紹郵政系統分層模型
1、介紹郵政系統分層模型
參照p55頁圖3-3 ,介紹郵政系統的分層模型。
問: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們平時的寫信寄信的過程。
問:如果信箋包裹出現丟失,我們應該怎么處理?
總結:分層的目的,減輕郵政系統的復雜程度。如果發生故障,可以迅速定位故障所處層次,便于查找和糾錯。
問:是否知道最近郵資的變化?介紹郵資的最新變化。引出協議是不斷變化的。
與郵政系統相類比,引出osi模型。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
通過分析,引導學生討論,并適時總結,強調“分層”及“約定”的思想。并讓學生認識到約定是可變的。
二、
新課教學
2、osi七層模型及其功能(創設情景,深入淺出)
2、osi七層模型及其功能
展示參照課本p56表3-5,osi參考模型分層,及p57圖3-4,osi模型。
創設情境:在西班牙有一個商人,想把葡萄酒運到羅馬去銷售。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整個貿易的過程。
(1)零散的貨物,如何運輸?
(2)是否需要標簽和說明?是否要翻譯成多國語言?
(3)運輸前雙方的溝通是否需要?
(4)運輸的路途上是否要保證貨物的安全?保證貨物不會遺失?
(5)需要選擇一條合適的路徑送貨。
(6)在準備送貨出門前應檢查自己的貨物是否拿錯。
(7)檢查正確后,運輸的過程就按著選擇好的路徑去走。
教師通過類比的方式,解釋、總結。
采用提示的方式,師生共同交流互動,理解osi模型。
創設情景,深入淺出,幫助學生理解osi模型的分層思想。
二、
新課教學
分組討論
分組討論
(1)計算機病毒可以在哪些層發作?
(2)qq的文件傳輸利用到了osi中的哪些層?
(3)數據加密主要針對哪一層?
(4)黑客主要從哪一層獲取想要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