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問政于民
高考熱點一、背景材料:自XX年7月省委省政府同意省信訪局增設網上信訪辦理處、開通網上信訪以來,網上信訪影響力不斷增強,已經成為群眾信訪新途徑,解決信訪問題的新通道。廣東省繼XX年9月設立首批15個廳局“網絡發言人”后,XX年3月,又有7個單位加入。“網絡發言人”發言內容實在,與網友交流直接,溝通渠道是多樣的,形象虛擬但不虛化,有效解決了一批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為群眾辦了一批好事和實事。
二、考點分析: 問計于民(民主決策) 網民“灌水”、“拍磚”(既可能是民主決策,又可能民主監督,要具體分析。) 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民主決策與民主監督都是公民政治參與的重要途徑,但二者又有著明顯的區別。
首先,二者參與的方式和途徑不同。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主要途徑是:通過民主選舉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專家咨詢制度、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社會聽證制度等。公民民主監督的主要途徑是:通過信訪舉報制度、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輿論監督制度、監督聽證會、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政府等方式進行。
其次,二者的意義不同。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意義:首先,有助于決策充分反映民意,體現決策的民主性;其次,有助于決策者廣泛集中民智,增強決策的科學性;再次,有利于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推動決策的實施;最后,有利于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信心,增強公民的社會責任感。(新教材修改后的表述)公民民主監督的意義:既有利于改進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也有助于激發廣大公民關心國家大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出謀劃策的主人翁精神。
三、典型例題:
1.XX年,廣州市政府開展了以“廣州垃圾處理,政府問計于民”為主題的公眾意見網絡征詢活動。政府這種問計于民的做法:
①有利于保障公民的民主權利 ②有利于公民參與民主監督 ③有利于引導公民有序參與政治生活 ④有利于政府科學決策,民主決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答案:a(說明:如果①是“有利于擴大公民的民主權利”,則不能選;如果①是“有利于擴大公民行使政治權利的渠道或途徑”,則可選。)
2.XX年2月27日,總理接受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聯合專訪、與網友交流時說:“只有民主才不會出現人亡政息。”這主要說明:
a.民主具有階級性 b.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
c.只要實行了民主,政府就會有權威 d.只有民主,才能對政府進行制約和監督答案:
b
3.行政強制法草案、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修訂草案……幾乎每部涉及公眾切身利益的法律草案都在中國人大網上予以公布,社會各界也通過網絡、報刊、來信等不同方式提出了大量意見。這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