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 1.1自尊自信
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也許,我們的人生旅途上沼澤遍布,荊棘叢生;也許我們追求的風景總是山重水復,不見柳暗花明;也許,我們前行的步履總是沉重、蹣跚;也許,我們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長時間,才能找尋到光明;也許,我們虔誠的信念會被世俗的塵霧纏繞,而不能自由翱翔;也許,我們高貴的靈魂暫時在現實中找不到寄放的凈土……那么,我們為什么不可以以勇敢者的氣魄,堅定而自信地對自己說一聲“再試一次!” 再試一次,你就有可能達到成功的彼岸![投影]珍妮是個總愛低著頭的小女孩,她一直覺得自己長得不夠漂亮。有一天,她到飾物店去買了只綠色蝴蝶結,店主不斷贊美她戴上蝴蝶結挺漂亮,珍妮雖不信,但是挺高興,不由昂起了頭,急于讓大家看看,出門與人撞了一下都沒在意。 珍妮走進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師,“珍妮,你昂起頭來真美!”老師愛撫地拍拍她的肩說。 那一天,她得到了許多人的贊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結的功勞,可往鏡前一照,頭上根本就沒有蝴蝶結,一定是出飾物店時與人一碰弄丟了。 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自信原本就是一種美麗,而很多人卻因為太在意外表而失去很多快樂。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無論是貌若天仙,還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昂起頭來,快樂會使你變得可愛——人人都喜歡的那種可愛。 從上面二個故事中,我們發現自尊自信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心理品質。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一單元的第一課自尊自信。 請同學們先看教材第二頁探究園中的寓言透視:人的尊嚴。然后思考并與同桌交流: 1.智者讓少年做的三件事有什么寓意?2.智者提出的事情,你愿意去做嗎?為什么?3.少年得到答案了嗎?你想怎樣回答他的問題?學生討論回答后,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5頁心靈導航中“自尊是健康人格的基石”的內容,指導學生知道什么是自尊以及自尊的表現。下面請同學們思考一下:自尊自信有什么作用?我們先來看一個例子:[投影]在美國有一位心理學家曾經做了這樣一項實驗研究。某中學新生開學的第一天,他在其中一個班宣布:你們是經過精選出來的最有發展前途的學生。之后他再也沒有露過面,但他并沒有忘記自己說過的話,而是密切關注著這些學生。十幾年追蹤研究得出驚人的結果,這個班的人確實如他所說的那樣,個個出類拔萃。 這個事例說明了什么問題?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示?(學生討論后,教師歸納。) 由于學生相信了“權威性的謊言“,使他們更加自尊自信。他們走上了成功之路的事實說明,自尊自信是成才和成功者必備的心理品質。一個人的成才與成功,除了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外,自尊自信的品質也是重要條件。為什么說自尊自信是一個人成才與成功的重要條件? [投影]愛迪生是世界有名的“發明大王”,但是,他在小學時學習成績很差,只讀了3個月的書就退學了。由于他學習成績太差,還偏偏要打破沙鍋問到底,經常問得老師張嘴結舌,老師非常惱怒,常常當眾說他是“傻瓜”。愛迪生受不了這樣的侮辱,眼淚汪汪地回到家中向母親訴說自己的委屈,并表示再也不進學校的大門了。當過教員的媽媽同情兒子的處境,給愛迪生退了學。回到家,母親嚴肅地對愛迪生說,從今以后,我教你讀書,你有沒有決心學好。母親的話深深地打動了愛迪生的心。他以少有的嚴肅神情回答說:媽媽,你放心!我一定好好讀,長大了要在世界上做一番事業。這是他最早的人生志向。這樣,他從一個窮苦的、沒有受過正式學校教育的孩子,成長為受人尊敬的發明家。可以說,愛迪生取得的重大成就來自于他的進取精神。 愛迪生的少年時代都因學習成績不理想,使自尊心受到傷害,但后來他們都成為著名的科學家,靠的是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靠的是自尊自信。強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以使人產生巨大的力量,促使人不斷進取。可以說,人的一生取得的任何一次成功,都是伴隨自尊自信取得的。 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自尊自信的人什么會怎樣做呢?請大家閱讀下面這個故事,思考這個問題。 [投影]法國化學家維克多·格林尼亞,原先是個近乎荒淫無恥的浪蕩公子。在一次上流社會的舞宴中,他發現一個頭次露面的美人,便傲然地邀其作為舞伴。不料遭到她的斷然拒絕。當格林尼亞得知她是來自巴黎的一位女伯爵時,立即上前致歉。女伯爵更加冷漠以對:“請站遠點,我最討厭你這種花花公子擋住自己的視線!”這是格林尼亞從未領教過的羞辱。然而,他沒有爆發怒火,而是從羞辱中清醒過來。自此一改舊習,告別浪子生活,發憤學習進取。由發明“格氏試劑”而取得豐碩成果,最后出任里昂大學教授,并獲得諾貝爾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