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 1.1自尊自信
二、如何培養正確的自尊心和充分的自信心 1.尋找個人自尊自信的支點 師問:這里說的“支點”指的是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我們每個人都有理由相信自己是有長處的,這種優勢、長處表現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各個方面。而自己的長處、優勢,就是自尊自信的支撐點。 同學們想一想,如果自己找到自己的長處是種什么樣的心理感受?如果看不到自己的長處,那又是怎樣一種感受呢?(學生議論后,教師歸納。) 如果找到自己的優勢、長處,會使人產生自尊自信;反之,則很難自尊自信起來。因此,培養自尊自信,關鍵是找到個人自尊自信的支點。 ⑴要有正確的自我認識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常常是通過與別人的比較而形成的。要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就必須要掌握科學的比較方法,使用正確的參照標準。在比較中,有的人只用自己的長處跟別人的短處比,其結果是過于自信,滋長驕傲心理;有的人總是用自己的短處跟別人的長處比,其結果是動搖自信。這就有必要調整自己的參照的標準,要比出努力的方向,比出信心和勇氣,比出實際的進步。 其次,要全面地看待自己。所謂全面,就是既要善于正確認識自己的優勢,又要勇于正視自己的不足。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我們首先應該看到自己的長處,相信自己的力量,做到揚長避短。信心不足的人,往往只注意到自己的不足與劣勢,自己先戴上了“有色眼鏡”看自己,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自己打敗了自己。其實,“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可取之處,甚至還有別人所不具備的優勢、特點,可惜不少人往往認識不到這一點。 再次,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就要了解昨天的“我”,認識今天的“我”,追求明天的“我”;看到自己的成長,看到自己的進步,看到自己的不足,知道應做的努力。 在生活的園地中,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耕耘的土壤。只要我們通過不懈的努力,都有可能改變不理想的現實,并且取得成功,從而擁有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 ⑵找好正確的參照標準 請同學們看一個故事,這個故事雖然簡單,但寓意深刻。 [投影]小馬媽媽讓小馬去磨房搬糧食。它走啊走啊,被一條小河擋住了去路。看著奔流的河水,小馬不知自己是否該趟過去。小松鼠告訴它說,河水很深,昨天才淹死了一個伙伴。老牛卻說,河水很淺,水面才到它的膝關節。小馬看看小松鼠,又看看老牛,然后走到老牛跟前,將自己的身高與老牛比了比。它笑了勇敢地趟過了河。 師問: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為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這個故事說明了要正確認識自己,要找好正確的參照標準。 ⑶善于揚長避短(板書) 人的自尊心、自信心是在個人的生活經歷中逐步形成、發展起來的。善于發現自己的長處,總結成功的經驗,做到揚長避短,對樹立正確的自尊心和充分的自信心就顯得很重要了。 例如,我們可以經常抽出點時間問問自己“我能做什么”,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在達到什么樣的目標。比如,口吃的人,就不一定非要自己成為電臺播音員才心滿意足;身材矮小的人,不一定非要自己成為一名籃球運動員不可。其實生活的園地里,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耕耘的土壤。揚己之長,發揮自己的優勢;避己之短,正視自己的弱點。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都有自尊自信的理由。 2.創造成功的記錄(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