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民族大家庭》
情感目標:學生從思想上明確各民族都是祖國大家庭的成員,在平等團結的基礎上加強發展,共創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好前景。
能力目標:提高學生辨別不利于民族共同發展言行的能力,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學重點:了解我國各民族在發展上還只有共同發展,才能共創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好前景。
教學難點:學生對國家支持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內容的積累較少
三、設計思路與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嘉興日報》6月30日報道:昨天,嘉興市委、市政府舉行援藏干部迎送會,熱烈歡迎援藏干部卓衛明、金中一、陳其根返禾,歡送第四批援藏干部———市人防辦的呂亞軍、桐鄉市環保局的王正華、秀城區檢察院的呂金勝赴藏工作。市領導徐士珍、朱偉、王新民出席會議。 太平洋人壽嘉興中心支公司為援藏干部無償提供每人10萬元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教師:嘉興為什么要向西藏自治區派出援藏干部?
學生闡述發言:略
教師小結,引出我國目前東西部地區的差異和民族地區發展不平衡的話題。
導入新課;
共同發展的美好前景(板書)
教師:目前我國民族地區發展,尤其是經濟發展還不平衡,學生討論探究其原因:
學生:略
教師:面對民族地區經濟發展還不平衡,怎樣來解決呢?
我們先來閱讀信息平臺:了解國家民族委員會發起的“興邊富民行動”和關于民族工作的四項要求。
教師介紹: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
群策群力:說一說:你還知道我國為了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實施了哪些重大措施?
學生回答: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教師;作為中學生,我們能為發展少數民族經濟,促進各民族共同發展做些什么?
學生發言:略
教師引導,總結。第二節《和睦的大家庭》實際是在闡述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民族平等、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課外拓展:給《嘉興日報》報道中的一位援藏干部寫一封信,表答自己的想法!
教學建議:由本課時內容較少,建議將p63—64頁的〈民族大團結的世紀歡歌〉作為第二節內容結束后的教學復習與回顧使用。
第四課時 “傳承民族精神”
一、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了解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民族精神,明確愛國主義、愛好和平、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涵。
情感目標:從自身做起,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維護國家穩定和民族團結。
能力目標:通過討論、談話、實踐探究,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分析與思考問題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學重點:愛國主義、愛好和平、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特征,明確愛國主義是其核心內容。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熱愛偉大的祖國,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設計思路與過程:
教師設問,導入新課
老師:每年九月,是我國“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為什么黨中央和教育部要開展這個專題月活動?
學生:加強對我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體現了國家、社會對我們的關心,……
老師:大家知道中華民族精神嗎?帶著這個疑問,今天我們來學習 第三節 “傳承民族精神”
新課教學:
媒體播放:劉翔在奧運會男子110米欄比賽的圖片(視頻),打出記者采訪劉翔時話語的字幕“誰說黃色人種進不了前八……我要證明給他們看,我是奧運會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