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之旅
(1)七夕節(jié) a、婦女乞求智慧、巧藝和美滿姻緣
(2)元宵節(jié) b、吃粽子,龍舟競渡
(3)萬圣節(jié) c、吃月餅,賞月
(4)春節(jié) d、掛花燈,猜燈謎,吃元宵
(5)端午節(jié) e、圣誕老人,圣誕樹,得到禮物
(6)情人節(jié) f、放爆竹,貼窗花,倒貼“福”字
(7)中秋節(jié) g、給孩子送糖果
(8)圣誕節(jié) h、送巧克力、鮮花及浪漫美好的祝福
(9)母親節(jié) i、舉家團聚,游行
(10)感恩節(jié) j、向母親送花或其他禮物及祝福致謝
二、和諧的文化樂章──正確對待文化差異
1、中英文語言文化的差異:
(教師):(投影)例1:
請同學們把下面的句子譯成英語: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學生):if you want to watch more,please go upstairs.
(教師):這句話譯成漢語是:如果你想看得更多,請上樓。
(教師):(投影)例2,根據(jù)不同的文化背景選擇不同的答案:
when i come home,my mother is carring things from the top of cabinet(衣櫥).
i: mum,can i help you ?
mother: __________.
a) no,thanks.b ) yes,please.c) yes,you can do.
(學生):按中文習慣選c,英文則選b。
2、文化背景不同,待人處事方式不同。
(教師):看膠片幽默事例,了解不同的文化。(投影)
不是東西
一位自命為中國通的教授,向他的學生講授中文課時說:“中國人把物品稱為東西,例如桌椅、電視機等。但是有生命的動物就不稱東西,例如蟲、鳥、獸、人。所以,你不是東西,我自然也不是東西!”
處處都漂亮
一位外國朋友不知道中國人的“哪里!哪里!”是自謙詞。一次,他參加一對年輕華僑的婚禮時,很有禮貌地贊美新娘非常漂亮。一旁的新郎代新娘說了聲:“哪里!哪里!”這位朋友卻嚇了一大跳!想不到籠統(tǒng)地贊美,中國人不過癮,還需舉例說明,于是說:“頭發(fā)、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都漂亮!”結果引起全場哄堂大笑。
(教師):總之,我們既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價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價值,主張平等交流,互相學習,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呈現(xiàn)出多元和諧的發(fā)展局面。
課后作業(yè)在目標檢測上,要求按時完成。
[評析]:按照課程標準要求,本課主要目標是讓學生懂得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以平等的態(tài)度與其他民族和國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與習俗。本框又分為兩部分,從不同國家和民族的節(jié)日、標志和代表人物入手,幫助學生感受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理解文化的差異,使得我們的世界更加絢麗多彩,文化沒有優(yōu)劣之別,從而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價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價值。
在教學過程中,總體感覺可以。但是,如果能用多媒體課件演示教學效果會更好,因為還可以有圖片展示,圖文并茂,形象生動,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