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相親相愛一家人”教學計劃及教案
3、感受家庭溫暖(板書)
有人說“家庭不但是身體的住所,也是心靈的寄托處”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并與同學交流自己在家庭中感受到的溫暖和激勵。
活動:“家”是什么?
請大家用一句話把你對“家”的認識概括出來。先小組交流,然后課堂上發言。
教師把學生發言記錄在黑板上,然后和學生一起概括。
教師小結:家我們是情感的棲息地;我們的天然學校;是我們的經濟物質來源;還是我們的娛樂天地和發展大本營。我們這家中享受著親情和溫暖,這讓我們更加熱愛自己的家。
學生閱讀p11“相關連接”的內容,進一步體會家的溫馨。
課堂小結:我們今天通過講家里的故事,我們理解了“家”是什么,又通過丟丟的故事感受了“愛”是一種責任。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愛自己的家,在感受家庭溫暖的同時,不要忘記獻上自己的一份愛,承擔起自己對家庭的責任。
作業:給父母的一封信寄言——在感激父母養育、理解父母心情的基礎上,把你最想對父母說的話寫出來。(對父母的感謝;心里話;對父母的祝福或期望等)
第三課時 難報三春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心和撫育,尊重父母的勞動和情感,體驗盡孝后的快樂。能力目標:辨證分析孝敬父母的好處與不孝之壞處的能力,辨別具體行為是否屬于孝的能力。知識目標: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敬父母體現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學重點:領悟父母的愛心,學會孝敬父母
教學難點:如何孝敬父母。
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在小學學過孟郊的《游子吟》吧?讓我們一起背誦這首詩。(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暉。)誰能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同學們說得很對,母愛是無私的,也是偉大的,她們應該得到我們子女的孝敬和回報,但是我們往往是難以報答慈母之愛的,因為她們的付出太多太多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三框題:
三、難報三春暉(板書)
1、愛灑人間(板書)
活動:“小鋒和媽媽的故事”
學生閱讀課本p12的故事,分組討論下列問題,派代表發言。
(1)媽媽為兒子的多動癥、成績差而傷心,卻為什么總在兒子面前露出笑臉、鼓勵他?(2)你理解小峰媽媽的一片苦心嗎?(3)小峰以什么方式回報母親?對你有什么啟發?(4)你能說說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你的爸爸、媽媽為你付出的愛嗎?請具體說明。
學生發言,教師小結:
父母不僅給了我們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撫育我們長大,教我們做人,這種恩情要永遠銘記在我們心中。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父母為家庭做出了貢獻,為我們付出了很多,他們應當得到愛的回報,理應受到我們的孝敬。
2、孝親敬長是我們的天職(板書)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對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贍養。其中最重要的是尊敬和愛戴父母。這是子女對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也是子女對父母應盡的道德義務和法律義務。我國的《婚姻法》和《刑法》都有明確規定,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贍養父母的義務,要受到法律制裁,當然也要受到道德和輿論的譴責。(教師介紹“相關連接”中的案例)
活動:孝敬父母的表現
學生閱讀教材中的六個情景(p14-15),辨析孝與不孝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