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音樂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悠遠古風
五、歌曲《陽關三疊》
1、簡介王維與《陽關三疊》:(可教師用語言導入;也可播放視頻介紹)
2、配樂朗誦與體會
學生朗誦唐代詩人王維的詩歌《渭城曲》,體會詩歌的依依惜別之情。
3、聽賞《陽關三疊》,可以教師范唱,也可以聽演唱錄音。
4、視唱與感受
學生視唱《陽關三疊》的旋律與歌詞,感受歌曲的情感及音樂表達上的特點。
要求:1、)唱準附點音符、八度大跳音程、切分節奏以及十六分音符的時值。
2、)準確的表達歌曲的情感。
(這首琴歌的音調純樸而富于激情,原歌曲是五聲調式,每段后半部分出現了商、羽調式交替。歌曲前半部是原詩,音樂節奏平穩,速度徐緩,旋律委婉質樸、柔美抒情。后半部是后人加的長短句歌詞,八度大跳音程、切分節奏的使用,使音樂起伏跌宕、富于變化,表現了激昂難平的情緒。古樸深沉,略帶傷感的旋律,將友人離別是難舍難分之情表現的淋漓盡致。
5、欣賞多種形式的《陽關三疊》片段
讓學生說說你最喜愛哪一種?為什么?哪種更能表現依依惜別之情?
(1)改編后的合唱《陽關三疊》
(2)》塤獨奏 《陽關三疊》
(3)古琴獨奏《陽關三疊
(4)二胡獨奏《陽關三疊》
6、學生探討交流
7、有感情的演唱《陽關三疊》
同學們通過演唱、欣賞《陽關三疊》這首歌曲,了解了作者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最后用我們的歌聲將作者的情感更好的表達出來。
六、課堂測試與評價
聽音樂請分辨出樂器的名稱:
1、編鐘 2、磬 3、古琴 4、古箏 5、塤 6、骨笛
七、課堂小結
附資料:
中國古代樂器分類:
1.我國古代音樂豐富多彩。首先,我們來了解古代的樂器,古代的樂器品種繁多,早在西周時期,就因為樂器制造的材料不同而分為八類稱為“八音”,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
(1)金類:指用金屬制成的樂器。如:編鐘、方響等。(圖)
(2)石類:指用石或玉制成的的樂器。如:石磬、編磬等。(圖)欣賞片段
編馨:編馨是用特殊石頭(如玉石)制成的具有若干固定音列的組合馨。它可以發出動聽的鳴響,音色渾厚如銅;(圖)
(3)絲類:指用絲弦來拉響和各種樂器。如:古琴、瑟、箏等。(圖)
(4)竹類:指用竹管制成的各種樂器。如:笛、蕭等。(圖)
骨笛:距今87xx年的骨笛,是用鶴鳥肢骨所制,骨笛是迄今為止最為久遠的樂器。(圖)聽錄音,音色清脆明亮。
(5)匏類:指用葫蘆作音斗而制成的樂器。如:笙、竽等。(圖)
(6)土類:指用陶器制成的樂器。如:塤等。(圖)
(7)革類:指用各種皮革制成的樂器。如:各種鼓等。(圖)特別是虎座鳳鳥懸鼓,做功精細,表明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知。
(8)木類:指用木質制成的各種樂器。如:木魚、柷等。(圖)柷是古代打擊樂
器,方形,以木棒擊奏,用于宮廷雅樂,表示樂曲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