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音樂下冊全冊教案
(二)唱歌
1.可以安排學生先欣賞歌曲《陽關三疊》;也可以先安排學生朗誦詩句,教師彈奏作為背景音樂。
2. 讓學生跟隨錄音學唱。
3.請學生分析歌曲在調式、節奏、音程等方面的特點。比如,歌曲前面部分較為平緩,音與音之間多為鄰音,節奏上先長后短等。應注意使學生總結出這些特點對歌曲情感表達的作用。
4. 教師輔導學生學會這首歌。全班集體演唱。
5.可以讓部分基礎好的學生吹豎笛為其他同學的演唱伴奏,并為下節課的音樂情景劇做鋪墊。
6.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可以讓學生相互評判在歌曲意境、詞曲準確性上的得與失。
總結并布置下節課的內容。
第三單元 第二課
教學內容:
1.編排并表演音樂情景劇。
2.欣賞《楚商》《秦王破陣樂》
教學目標:
1.組織和引導學生根據上節課學習過的歌曲《陽關三疊》編排并表演音樂情景劇。發揮學生自主創造的能力。
2. 能夠在音樂情景劇中將舞蹈、器樂演奏(吹豎笛)、吟詩等相關藝術手段融人其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綜合表現的能力。
3.通過欣賞,使學生了解以編鐘、樂舞等為代表的我國古代輝煌的音樂成就。引導學生將各門學科(如歷史、語文等)的相關知識綜合起來,形成一個整體概念。
4.了解編鐘的音色特點及其在古代音樂文化中的作用。
5.了解大型樂舞在古代音樂文化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歌曲《陽關三疊》
采用齊唱、接唱、小組唱等方式復習歌曲《陽關三疊》。
(二)創編音樂情景劇
1.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分別創編音樂情景劇“送友人”。可以引導學生先討論角色、劇情,然后進行劇本和臺詞創編,最后分角色表演。
2. 教科書中有角色和劇情的簡單提示,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在參考提示時不必拘泥于課本,可以自主創新;應鼓勵別出心裁的設計方案和表演。
3. 對于人數較多的教學班,教師也可以從班級中選出幾位“演員”表演給大家看。對學生觀眾可以做簡單的分工:可以安排部分女同學在周圍做楊柳搖擺的示意,可以安排同學吹豎笛或演奏其他擅長的樂器作為聲音背景,可以安排部分同學哼鳴《陽關三疊》的旋律營造某種氛圍……
(三)欣賞
《楚商》《秦王破陣樂》
1.問:聽賞《楚商》和《秦王破陣樂》,你們會有怎樣的感受?請用精練的詞語描述你的感受。
2.播放錄音。
3. 教師將學生回答的詞語寫在黑板上,并總結這兩首作品所展現出來的古代音樂風格──凝重、莊嚴、神圣、清虛等。
4.討論:是什么原因使這兩首作品的音響不同于今天我們所聽的音樂?
答案可能會涉及樂器的音色、生活環境、音樂的作用等。
(四)總結
教師自己總結(或引導學生總結)本課的學習內容、學習效果等。
第四單元 神州大地(2)──江河萬古流
一、編寫意圖
從形式上看,這個單元是七年級上冊中第四單元“神州大地(1)──遼闊的草原”的延續,在具體內容上選取了具有典型意義的贊頌祖國大江大河的音樂作品,如《長江之歌》《黃河船夫曲》《烏蘇里船歌》《塔里木河》等。在這個單元里,不僅突出了江河的自然美,而且還更加強調孕育中華民族七千年文明史的長江、黃河所具有的象征意義。比如,《江河萬古 流》中有“天下興亡多少事,莽莽我神州。中華自有雄魂在,江河萬古流”等詩句,《保衛黃河》中的“黃河”象征著中華民族。很自然地,本單元可以和地理知識相互貫通。在音樂知識方面,對旋律、曲式結構、散板、切分節奏等提出了要求,安排了一個綜合性練習,幫助學生及時總結學習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