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智能測評系統——專家文獻1
加德納:與上個世紀的四次訪華不同,我這次來中國只呆了很短的時間,了解情況不多,恐怕寫不出一本書。
沈致隆:但你至少可以寫一篇或幾篇較長的文章來回答這些問題,并說明你的觀點。如果今后有時間,還希望你再來。
加德納:即使我不為此寫一部專著,中國讀者也可以從我著作的原文中找出感到混亂的問題的答案。我還建議他們中英文對照閱讀。這樣不但可以了解原汁原味的多元智能理論,還可以了解究竟誰的翻譯是準確的、恰當的。
我提出的語言、數學—邏輯、音樂、空間、身體運動、人際、自我認識、博物學家這八種智能,是從上百個智能的侯選者中挑選出來的。它們之所以被選中,是因為我在挑選之前首先確定了智能存在與否的八個判據,分別來自我關于神經醫學、生物進化史、邏輯推理、社會學、發展心理學和實驗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只有符合這些判據的,才被我和我的同事確定為是一種智能。我在1983年提出的這些智能的判據,并不代表確認各種智能的最終標準。今天我可能會以不同的方法定義這些智能,可能會更強調跨文化證據的重要性。即使將這個因素考慮進去,以上研究準則和智能的判據,也是研究人類認知應該考慮的合理的因素。說實話,我認為建立起以上智能的判據,是多元智能理論不朽的貢獻之一。我感到意料之外的,是迄今無論贊成還是反對多元智能理論的人,都沒有注意到這些判據。可能因為這些判據是我特地從多個學科中挑選出來的,超越了許多批評者的興趣和專長。但這些判據對于研究和認識多元智能理論,是非常重要的,遺憾的是這些判據并未引起人們的重視,不知在中國情況怎樣?
沈致隆:在中國,人們同樣更多地重視這一理論的應用,對理論本身的關注明顯不足,也很少注意到你所說的那些判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