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中國可持續發展之路
3.環境戰略
[自學提示]中國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主要環境問題是什么?應采取什么樣的措施?
[回答]面臨的問題:生態破壞、環境污染
解決措施:搞好生態建設,防治環境污染,建立與發展階段相適應的環境保護體制。
[承轉]近年來我國在環境問題的治理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從總體上看,環境問題還比較嚴重。
[補充]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是老問題,但在我國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如環境污染過去主要集中在城市,現在鄉鎮企業發展后,農村的環境污染程度比以前大大增加了。
[知識窗]綠色gdp
[講解]多年來,提到增長,人們就會想到gdp的增長。但是,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人們逐漸認識到“有增長不一定就有發展”。增長和發展都必須付出一定的環境代價,這種代價就叫“生態成本”。針對這一問題,生態經濟學家提出了“綠色gdp”的概念,即從現行gdp中,扣除不屬于真正財富積累的虛假部分。
計算公式:綠色gdp=現行gdp-自然部分虛數-人文部分虛數
(自然部分虛數主要包括環境污染造成的損失、生態質量退化造成的損失、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等。
人文部分虛數主要包括人口數量失控造成的損失、疾病造成的損失、管理不善造成的損失等。)
提出綠色gdp的概念,最關鍵的是促使決策部門和公眾觀念的變化。公眾形成關心、愛護環境的社會風尚,是實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
4.穩定戰略
[承轉]經濟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它既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和前提,也是可持續發展的立足點、切入點和歸宿點。那么,該怎樣實現中國可持續發展的穩定戰略?
[師生共同總結]中國必須毫不動搖地把發展經濟擺在首位,作為各項工作的中心:必須把實現可持續發展提高到國家和民族整體利益的高度,協調和組織各部門、各地方和全體公民的行動,在保證經濟持續穩定、協調增長的前提下,保護自然資源,改善生態環境,堅持社會和經濟長期、穩定發展。
[小結]在人類進入21世紀的時候,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共同的選擇。但是由于國情不同,各國面臨的困難和關心的問題各不相同,因此是石刻持續發展的具體道路也不會完全相同。人口問題是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面臨的首要問題,而資源的持續利用、生態環境的保護則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礎。青年學生是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接班人,必須對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對策和行動方案有所了解,逐步養成可持續發展意識,并轉化為自覺行動。
[課堂練習]活動
1計算由于水泥廠污染造成的農業損失是多少?找同學來說一說計算的過程。
[回答] 玉米減產造成的損失:6750×10%×0.9×66.67×2=81004.05(元)
小麥減產造成的損失:5250×5%×1.2×66.67×2=4.1(元)
2.根據材料判斷柳林村與梨樹村的做法孰對孰錯,為什么?
[分析]柳林村的做法只考慮到眼前的經濟利益,而破壞了土地資源,對后代的生存發展構成了威脅,是不可取的;
梨樹村的做法既開發了礦產資源,有保護了耕地資源和環境,是可持續發展的做法,是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