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 世界格局的變化
理論上的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和實踐上霸權主義、擴張主義的推行
理論上無產階級先鋒隊和實踐上的蘇共領導特權腐化嚴重喪失先鋒性
(二)總結蘇聯東歐劇變的經驗教訓
(1)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從本國國情出發,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同本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探索出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
(2)建設社會主義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努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不斷提高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
(3)社會主義國家必須不斷深化改革,以解放生產力。同時,在改革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方向,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動搖。
(4)必須重視國內民族問題,正確處理民族關系。
(5)要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權主義,反對強權政治。
(6)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以保障經濟建設;要搞好執政黨的自身建設,堅持黨的群眾路線。
(7)必須不斷提高我們的綜合國力,以適應國際競爭的形勢。
典型例題
1、有人認為,戈爾巴喬夫改革葬送了蘇聯,如無此改革,蘇聯還能依然保持統一和強大,依據事實對這種觀點加以分析評價。
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對蘇聯的解體要承擔一定的責任,但把蘇聯解體的主要錯誤推到他的身上則是錯誤的。
①在改革問題上,戈爾巴喬夫確有重大過失:指導思想有重大偏差——用“民主的人道的社會主義”取代科學社會主義,引起了一系列的混亂;沒有正確對待黨的歷史和黨的領袖,完全否認了蘇共的光榮歷史;對西方和平演變掉以輕心。
②然而,這不是戈爾巴喬夫一人的過錯,這是蘇共的過錯,蘇共沒有把馬克思的普遍原理和蘇聯的國情相結合,找到一條適合蘇聯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所以對蘇聯的解體,蘇共要負主要責任。
“如無此改革,蘇聯還能保持統一和強大”的觀點是錯誤的。因為蘇聯體制上的弊端和錯誤長期得不到糾正,積累起很多問題和矛盾,經濟政治危機問題嚴重;加之西方的“和平演變”戰略攪亂了群眾和干部的思想,所以仍然保持蘇聯的統一和強大是不可能的。
2、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后,西方有人預言社會主義制度將在人類歷史上消失,你認為此預言是否正確?請選擇一相關事例說明。
(一)判斷:預言錯誤。
(二)理由:①未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一葉障目,以社會主義在蘇聯和東歐受挫,而否認社會發展規律。②蘇聯、東歐解體是多種因素造成的(略),不能據此否定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因此,蘇東劇變最多只能說明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行不通;但是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無比優越性,符合歷史發展規律,代表歷史發展方向,并將最終取代資本主義社會。
(三)例如:資本主義取代封建社會這一過程長達幾百年。(14、15世紀資本主義萌芽到19世紀60、70年代資本主義制度在全球確立)
3、20世紀初到90年代,紅旗從克里姆林宮升起又降落。①這一升一降的原因是什么?②對世界歷史發展各有什么影響?③你對紅旗升降有什么看法?
①由于有成熟的無產階級政黨——布爾什維克領導的十月革命成功,并且粉碎了協約國的武裝干涉,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所以紅旗升起。
②這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是世界歷史進入由資本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鼓舞推動了一戰后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