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課 從“師夷長技”到維新變法
(二)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1背景
2代表
3目的
4主張
5實踐
6影響
第二單元 商鞅變法 課標內容要求:(1)知道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改革的基本史實,認識春秋戰國時期的時代特征。 (2)了解商鞅變法的具體措施和內容,認識其特點。 (3)探討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
第二單元 商鞅變法學案【雙基梳理】●商鞅變法(公元前356、前350年兩次)1、背景:①戰國時期各國紛紛變法,以富國強兵,稱霸諸侯。②秦國落后于其他國家,客觀上要求其通過變法以增強國力。...
第六單元 明朝的興亡與清前期的強盛第24課 明末社會危機與農民起義一、教學目的知識與技能1. 知道明末農民起義的基本概況;了解明朝滅亡和清軍入關的有關史實;理解明末內外交困的原因及其后果。...
戊戌變法 教案(二)教學目的:要求學生了解戊戌變法的過程和內容,認識戊戌變法是資產階級維新派為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而進行的自上而下的改良運動,具有愛國、進步的意義,但不發民眾力量,任何進步的政治運動都不可能成功。...
第7課 漢字與書法教案[課標要求]概述漢字起源、演變的過程,了解中國書法藝術的基本特征和發展脈絡。[知識梳理]一、漢字的發展演變1、文字的重要性:文字以一定的可視符號系統,將人們的思維、語言、經驗及復雜的社會現象記錄下來,使人類...
第六章現代科學技術和文化第一節科學技術 教學目的 [基礎知識]第三次科學技術革命出現的條件和內容;第三次科學技術革命的特點:第三次科學技術革命的影響。...
第二節 碰撞與沖突學案勸學:標準要求執子之手——名師伴你同行知識能力目標---------了解19世紀中期至19世紀末這段時間內,批判現實主義文學、亞非拉文學、民族樂派音樂、現實主義和印象主義繪畫等方面的主要作品及其產生的時代背景和重...
第三單元 工業社會的來臨第9課 英國工業革命教案一、背景——工業革命的孕育1、定義:工業革命是指用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轉變的過程。...
第三單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課 改革迫在眉睫一、教材分析【課程標準】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1)識記:北魏的崛起與北魏重新統一黃河流域;北魏學習漢族封建政權的統治方式;宗主督護制;賦稅制度缺陷;馮太后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