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家思想學案
3.問題探究三:為何中國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沒有形成像西歐啟蒙運動波瀾壯闊的景象?
(1)明清之際的資本主義萌芽較為脆弱,使早期民主思想的產生、發展缺乏強有力的物質基礎。
(2)中國傳統文化的束縛和影響。
(3)高度強化的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壓制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體系。
【重點突破】
1、明清之際思想家們挑戰儒學正統的權威性,這還是不是儒學的新發展?
盡管他們激烈反對傳統思想,反對理學的不合理的部分,具有鮮明的反專制的民主主張,但是他們仍然是儒家思想發展中的一個部分、一個階段。李贄和明清之際三大思想家畢竟還屬
儒家學派中的改革派,他們并不全否儒家思想,而是批判與繼承并行、與時俱進,希望給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時代的內容。因此,有些人將明清之際思想特征概括為——儒學的繼續與變異時期。他們對儒學的發展實質上起了建設性作用。
2、對儒家思想的演變脈絡作簡短小結:
儒家思想的形成——先秦時期
儒學獨尊地位的確立——漢代
儒學的發展——宋明理學
儒學的繼續與變異——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