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專題一至專題四教學指導
發展要求
說明
教學中要注意比較新、舊三民主義,把握“新”的含義,認識其時代進步性。
第二課 毛澤東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基本要求
知道毛澤東思想形成的標志;概述毛澤東在“工農武裝割據”、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方面的主要思想。
體會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為民族解放、社會進步和人民幸福不斷探索、不懈奮斗的豐功偉績。
發展要求
認識毛澤東思想對近現代中國的深遠影響。
說明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毛澤東晚年所犯的錯誤并不屬于毛澤東思想體系。
第三課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基本要求
知道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和作用;了解鄧小平理論的逐步形成和發展;認識鄧小平理論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意義。
感受鄧小平的創造性智慧和膽識;學習偉人百折不撓、銳意進取的奮斗精神。
發展要求
知道“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內涵及歷史地位。
說明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教學中要聯系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加以理解。
三、教學建議
本專題可分3課時教學。
1.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到三民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這些重大理論成果都是一定歷史條件的產物,同時也促進了中國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要讓學生理解這些重要理論之間繼承和發展的關系。
2.本專題理論性較強,建議采用理論聯系實際和歷史比較的方法進行教學,使學生加深對偉人思想的理解。
3.引導學生讀一些偉人傳記,如《孫中山傳》、《毛澤東傳》、《鄧小平傳》等,了解他們的生平事跡,感受他們的豐采,更好地理解他們的人生選擇和偉大貢獻。
4.鼓勵學生對周圍社會生活情況進行調查、研究,豐富對社會的認識,加深對本專題內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