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
——古柏爾等著《殖民地保護國新歷史》
材料2:三元里的抗英:“逆夷自破虎門以來,未有如此之受創者。”“鄉民熟睹官兵不可恃,激于義憤,竭力抵抗,一呼而起,遂令英夷膽落魂飛,驟解圍困”。
——引自林增平《中國近代史》
師:(概括總結)英國侵略者從侵入中國領土的第一日起,就開始了極其殘暴的屠殺和劫掠。可見,這是一場非正義的侵略戰爭。也就從這時起,中國人民展開了不屈不撓的斗爭,三元里人民的斗爭就是中國人民反抗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武裝斗爭的開端。此外。廣大的愛國將士英勇作戰,為國捐軀,表現出了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高尚的情操。
3.中國戰敗的原因
師:(將《l9世紀上半期的中英兩國的情況對比表》再次用投影展示在學生面前)鴉片戰爭是東方古老刀矛與西方近代炮艦的拼殺,是落后的農業大國與新興工業王國的較量,是東西方歷史長河交匯掀起的駭浪,這場正義與邪惡、文明與野蠻、自衛與劫掠的搏擊,其結局是:正義遭到懲罰,野蠻褻讀了文明,劫掠者彈冠相慶,自衛者俯首求降。為什么會是這種結局呢?(提出問題,引發思維)
生:(從具體原因和根本原因兩個方面進行討論,得出結論:中國戰敗的原因和教訓) 師:(從學生討論中歸納、概括)具體原因是清政府政治腐敗;中國封建經濟落后;軍事技術和裝備落后;綜合國力衰弱;掌握戰爭領導權的清朝統治集團戰和不定,軍事指揮失當。
根本原因是腐朽沒落的封建主義不能抵抗新興的資本主義。
生:(在教師的啟發下,把視角放得更寬,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
師:此外,這場搏擊還把許多問題和思考帶給了我們:中國禁止毒品輸入,卻遭到痛打;西方販賣鴉片,終為國法所容;中國在遼闊的本上作戰,卻慘遭失敗,英國海盜式的襲擊卻一舉勝利;正義的民族戰爭受到懲罰,掠奪的殖民戰爭反取得成功;中國社會按自身矛盾運動的固有軌跡運轉,遭到歷史扼制,西方社會按固有軌跡運轉,卻獲得歷史成功。總之,這場戰爭及其結局是那樣不可思議又理所當然,是那樣偶然又不可抗拒。野蠻與文明在這里交叉,貿易與掠奪在這里混雜,正義與邪惡在這里碰撞。讓我們在比較分析中探尋歷史發展的必然性。(讓學生充分討論,還可以寫出小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