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 王安石變法 學案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卷三十一
請回答:
(1)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范仲淹、蘇軾、王安石、司馬光對科舉考試內容分別提出了怎樣的主張?(4分)
(2)結合所學知識,材料二中司馬光所學“以一家私學“欲蓋掩先儒”指的是什么?它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4分)
(3)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王安石興學校、變科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課后提高】
1.(10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王安石變法的經濟措施,主要是通過限制大地主階級的利益和通過政府利用商人專營某些商業行業,來獲取財政收入,這對商品經濟的發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變法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的商人的要求……總的來說,變法是代表地主階級革新派的一種主張,其主流應該肯定。
——據《王安石變法與商品經濟》
材料二:王安石不應算做是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使用大、中、小地主代表以及革新派、守舊派等概念,都不能確切地反映當時的客觀史實,應該分為官戶、鄉村上戶和坊郭上戶(北宋文獻中的概念)三個階層。從出身看,變法派與反變法派分子同屬官戶……客觀上,王安石變法增加了農民負擔,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三冗”問題,但從流通領域進行了利益分配,將權力收歸中央,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應予基本否定。
——據《王安石變法簡論》
請回答:
(1)王安石變法的經濟措施主要有哪些?(4分)
(2)材料一、二研究王安石變法,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結論有何不同?(4分)
(3)綜合上述材料,說明應當如何評價歷史上的變法運動。(2分)
2.(10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養兵之費,在天下十居七八。——《張載集》
(寶元以后)募兵益廣,宗室蕃衍,吏員歲增。……故用度不得不屈。(仁宗時)承平浸(漸)久,勢官富姓,占田無限,兼并冒偽,習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今盜賊一年多如一年,一火(伙)多如一火,天下禍患,豈可不憂? ——《歐陽文忠公全集》
材料二 (王安石)“善理財者,民不加賦而國用饒。”
——《續資治通鑒長編》卷3下
材料三 熙寧、元豐(宋神宗的年號)之間,中外府庫,無不充衍,小邑所積錢米,亦不減二十萬。……
——(元)脫脫等撰《宋史》卷三百二十八《安燾傳》
(宋神宗熙寧六年冬十月)時在京諸軍出戍還營,教閱多廢忘。上初置內教場,訓練有法,旬一御便殿,程其能否而勸沮之,人人奮勵。
——(南宋)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卷247
材料四 上(明太祖)曰:“昔漢武帝用東郭咸陽,孔僅之徒為聚斂之臣,剝民取利,海內苦之。宋神宗用王安石理財,小人進競,天下騷然,此可為戒。” ——《太祖實錄》
請回答:
(1)據材料一,指出北宋中期朝廷面臨的經濟、政治危機?(3分)
(2)王安石為實現材料二中“民不加賦而國用饒”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3)從材料三看王安石變法取得了怎樣的成效?(2分)
(4)材料四中明太祖對王安石變法持什么態度?(1分)依據是什么?(1分)
(5)就上述材料中對王安石變法所持有的不同看法,你認為評價歷史人物應持有怎樣的正確態度?(1分)
【參考答案】
【課堂鞏固】
(1) 范仲掩:主張考經邦濟國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