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
課堂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提問:洋務運動對中國有哪些積極的影響?(學生回答)
一、中國資本主義工業的興起
1、條件
①鴉片戰爭以前,中國封建社會已經孕育著資本主義的萌芽。
②鴉片戰爭以后,外國資本主義的侵入,為我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某些客觀條件和可能。
③外商企業利潤的刺激。
④洋務運動的誘導。
討論:有人認為,“中國的資本主義是歐風美雨的產物”,你是怎樣認為的,請闡述理由。(學生分組討論,回答后教師總結)
觀點一:同意這種說法。理由:
1、外國資本主義的侵入,阻斷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獨立發展。
2、外國資本主義的侵入,為我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某些客觀條件和可能。
3、外商企業利潤的刺激。
4、資本主義侵略的同時,給中國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技術和管理方式等。
觀點二:不同意這種說法。理由:
1、鴉片戰爭以前,中國封建社會已經孕育著資本主義的萌芽,如果沒有外敵 入侵,中國也會緩慢地進入資本主義社會。
2、外國資本主義國家入侵,破壞了中國的自然經濟基礎,給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某些客觀條件和可能,但是這僅僅是外部條件。
觀點三:二者的因素皆有。
2、產生
①時間:19世紀六七十年代。
②地點:上海、廣東、天津等沿海地區。
③代表企業: 上海發昌機器廠;
廣東南海縣繼昌隆繅絲廠;
天津貽來牟機器磨房。
思考一:資本主義企業為什么大多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區?
1、交通便利,便于購買原料和銷售產品;
2、便于依賴外國先進的技術和設備;
3、有一些人將工廠設在通商口岸的租界內,是為了尋求“保護”,避免中國封建勢力的壓迫。
思考二:這一時期,在這些地區還存在哪些性質的企業?這些企業有什么共同點?
外商企業(耶松船廠);
洋務企業(江南制造總局);
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發昌機器廠)。
同點是:1、都產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2、都使用大機器生產;3、大都分布在沿海沿江地區。
3、民族資產階級的特點:兩面性(革命性和妥協性)。民族資產階級是民主革命的動力之一;他不能領導民主革命取得勝利。
二、無產階級的產生
①時間:19世紀四五十年代。
②來源:破產的農民和手工業者。
③組成:外商企業;洋務派的企業;民族資產階級的企業。
④共同優點(共性):
與最先進的經濟形式相聯系,具有遠大的政治目光,富于政治性和紀律性,是人類最進步的階級。
⑤獨有特點(特性)
受三重壓迫,革命性最強;來源破產農民多,便于工農聯盟;集中程度高,便于組織斗爭;產生時間早,資格老。
三,課堂小結
四、課堂憐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