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世界格局的變化
12、獨聯體是
a、蘇聯別名b、主權國家c、主權國家的聯合組織d、軍事政治集團
13、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并不表明
a、國際社會主義運動在全世界遭到失敗
b、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
c、東歐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經驗不夠成熟
d、社會主義國家應走符合本國實際的道路
14、1991年,蘇共高級領導人為挽救蘇聯所作最后一次努力反映的矛盾是
a、民族矛盾b、階級矛盾c、黨內矛盾d、加盟共和國之間的矛盾
15、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給我們的最大啟示是社會主義必須
a、堅持獨立自主b、不斷進行改革來逐步完善
c、抵制西方的和平演變d、與本國實際相結合
16、東歐劇變前,導致政治危機的根本原因是
a、黨內出現反對派b、執政黨放棄社會主義原則
c、自身嚴重的經濟困難d、西方的和平演變
17、戈爾巴喬夫改革引發的直接后果是
a、思想混亂b、經濟滑坡c、黨內斗爭激烈d、民族矛盾尖銳
18、蘇聯國家政權性質發生根本變化是在
a、實行多黨制以后b、實行總統制以后
c、八一九以后d、《阿拉木圖宣言》簽署以后
19、東歐劇變最主要的原因是
a、蘇聯的歷史和現實影響b、西方和平演變
c、經濟發展緩慢,改革成效不大d、民主法制被破壞,黨和政府脫離群眾
20、1991年蘇聯全民公決的結果是大多數公民仍贊成保留蘇聯。這反映的實質問題是蘇聯人民
a、贊成社會主義制度b、反對分裂國家c、以大局為重d、擁護蘇共領導
21、蘇聯八一九事件未
a、使葉利欽掌握國家大權b、使蘇聯社會制度發生劇變
c、直接導致蘇聯解體d、使共產黨被排擠出政權
22、從美蘇爭霸到蘇聯解體,可以看到
a、大國之間軍事訛詐被長期運用b、社會主義在實踐上無優越性
c、經濟和科技是提高國家競爭能力的根本d、蘇聯稱霸與美國稱霸有區別
第二節第三節世界政治經濟的發展
一、新課導入
美國氣象學家洛倫芝(lorenz)于1960年代提出一篇論文,名叫《一只蝴蝶拍一下翅膀會不會在德克薩斯州引起龍卷風?》。他說,亞馬遜流域的一只蝴蝶扇動翅膀,會掀起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一場風暴。洛倫芝把這種現象戲稱做“蝴蝶效應”,意即一件表面上看來毫無關系、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帶來巨大的改變。微小的事情都能造成一場風暴,驚心動魄的海嘯就更是如此了。如果說印度洋海嘯是自然劇變,那么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無疑是社會劇變,對人類歷史的影響更是持久而深遠。那么蘇聯解體后世界局勢是怎么變化的?這就要學習本節——世界政治經濟的發展。
二、知識結構
一超:美國
政治多極化
多強:西歐、日本、俄羅斯、中國
區域化: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經合組織
含義:
表現:
原因:
經濟多極化 全球化 本質:
產物:wto、知識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