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維新
知
識
整
合
⒊西方列強的侵略使日本社會危機加劇
⑴歐美國家向日本傾銷工業品,使日本階級矛盾進一步激化;
⑵客觀上刺激了日本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①資本主義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方式也傳到日本,對日本經濟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②一些有識之士開始從國外購進機器,建立工廠,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日本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
③受幕府排擠的西南諸藩,大名們看到了幕府的軟弱無能,采取自強的改革措施,促進了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后來西南強藩成為倒幕運動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力量。
⒋倒幕運動的成功
⑴倒幕運動興起
①原因:尊王攘夷運動的失敗,有識之士認識到:要改變現狀,實現富強國家,必須推翻幕府統治。
②主要領袖:西鄉隆盛和大久保利通
③根據地:長州、薩摩和土佐等西南強藩
⑵主要經過:
①大政奉還:原因:倒幕派對幕府統治構成了威脅;目的:為了消除倒幕派討伐借口,保住實際權力;結果:德川幕府統治形式上結束。
②戊辰戰爭:原因:幕府仍控制著國家政權;大多數大名持觀望態度。
目的:徹底打垮幕府,真正取得國家的領導權;
概況:
1868年初,倒幕淅以天皇的名義宣布廢除幕府統治,建立以天皇不首的新政府,并命令幕府將軍交出領地和軍隊的控制權,即“辭官納地”;
1868年1月,德川幕府以“除君側之奸”為名,進攻京都,在京都南郊的鳥羽、伏見新政府軍發生激戰。結果,幕府軍隊被擊敗。這次戰爭的勝利,打開了建立以天皇為首的政權的道路;
1868年4月,幕府德川慶喜將軍不戰而降。至此,統治日本260多年的德川幕府名實俱亡;
1869年,戰爭結束。1868年是農歷“戊辰”年,推翻幕府的戰爭主要在這一年里,因而稱“戊辰戰爭”。
戊辰戰爭勝利的原因:倒幕運動得到人民支持;大名與幕府決裂,參與倒幕戰爭;三井等大商人開始向新政府提供更多財政支持;新政府廢幕府苛政,減租減稅獲得人民支持;政府軍作戰目標明確,士氣旺盛;西方列強宣布中立;英國商人把大批武器賣給倒幕派。二、主要內容
知
識
整
合⒈政治上:廢除舊體制,加強中央集權⑴廢藩置縣①1871年明治政府宣布廢藩置縣,廢除藩國,設立府縣,由中央委派官員管理,日本封建割據局面徹底結束,形成了統一的中央集權政府。②影響:初步加強了天皇政府的中央集權,有利于形成統一的國內市場,同時減少了改革的阻力,為進一步改革奠定了基礎。⑵廢除封建等級制度,取消武士特權,宣布“四民平等”
①實行皇族、華族、士族和平民四種身份,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勞動力,開始建立與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社會體制;②政府用公債的形式逐步收回了華族和士族的俸祿和祿米,實質是利用國家力量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⒉經濟上:發展新經濟⑴土地改革①原因:封建領主土地所有制阻礙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增加政府財政收入。②進程:1871年幣制改革,以金本位的紙幣日元作為全國唯一貨幣;1872年廢除封建領主土地所有制,確認土地私有,允許土地買賣;1873年,頒布地稅改革法令,以土地價格為標準,一律按地價的3%向土地所有者征收土地稅,并以貨幣稅取代原來的實物稅。③影響:土地所有權的確認和保護,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經營農業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地稅改革推動了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為國家工業化政策提供了保障。⑵“殖產興業”政策(主要精神在于充分利用政府的力量發展經濟,以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①內容:利用政府力量引進技術和設備,創辦“樣板”企業,供私人企業效仿。同時由國家興辦近代交通通訊事業,為工業發展奠定基礎。利用政府力量大力扶植和保護私人資本主義的發展。具體做法:政府把鐵路和軍工企業以外的大部分國營企業無償或以優惠的價格轉讓給私人資本家;政府通過補助金和優惠貸款等形式給予私人資本家資金支持。②影響:在政府示范企業的刺激和政府的扶持下,日本出現了興辦工業的熱潮,到19世紀90年代初日本初步實現了資本主義工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