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維新
請回答:
(1)材料一中,“許多潛在的盟友”指的是日本社會中的哪些人?“長州和薩摩兩藩的領主一學習西方”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倒幕派等主張學習西方的維新人士(或:在同西方經濟、文化接觸中的獲益者)。直接目的是富國強兵,振興日本民族,擺脫外來壓迫。
(2)根據材料二、三,提煉概括日本明治維新時期學習西方的特點。
主要學習西方的軍事和工業技術,大力引進人才,實行殖產興業;有選擇、有側重地向西方不同國家學習;向西方學習的規模大、領域廣、起步快;直接吸收了兩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在政治和意識形態上未全盤西化,出現了分歧。
鞏
固
練
習
(3)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指出明治時代的日本西化給日本社會帶來的重要影響是什么。推動了日本的工業革命,促進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改變了落后狀態,為日本擺脫民族危機、成為亞洲強國創造了有利條件;為日本對外擴張提供了物質基礎。【xx年江蘇高考31題】 由于國情不同,世界各國工業化的途徑是不盡相同的。請回答:
①指出16世紀以來的英國和19世紀中期以來的日本在工業發展的早期階段資本積累的主要來源,以及政府所起的不同作用。(7分)
②就政府作用而言,以日本為例結合史實加以說明,并分析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答案:①英國:通過(貴族地主)圈地運動和(銀行家、大商人、手工工場主)海外貿易、殖民掠奪,為發展工業積累了資本。日本,通過明治政府大力改革,如征收統一的地稅,以及發動對外戰爭勒索賠款等,為發展工業積累了資本。
不同點:英國工業起步階段政府作用不大,主要靠私人投資;日本在工業起步時政府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②主要史實:政府投資、扶植私人企業、海外拓展。主要原因:由于市場挾小、費源不足、農業落后等原因,單靠私人資本無力發展新工業。(5分)
【xx年江蘇高考28題】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84年,日本思想家福澤諭吉在《脫亞論》一文中說:“為今日計,我國不能再盲目等待鄰國達成文明開化,共同振興亞細亞,莫如與其脫離關系而與西洋文明共進退。支那(指中國)和朝鮮是日本的鄰邦,同他們打交道用不著特別客氣,完全可以模仿西洋人的方式處理。……我們日本人要……謝絕亞細亞東方的惡友。”福澤諭吉的觀點被稱為“脫亞入歐論”。
材料二 1890年日本首相在國會演說中聲稱,日本不僅要防衛國境線,而且要保衛國境線外的“利益線”。這一演說被認為是日本“大陸政策”確立的標志。
請回答:
①根據材料一,指出福澤諭吉對亞洲鄰國持何種態度,主張對它們采取何種政策。②根據所學知識說明日本“大陸政策”的內容是什么,材料二中的“利益線”論對“大陸政策”的推行起到什么作用。
③根據所學知識分析日本出現“脫亞入歐論”和提出“大陸政策”的社會經濟原因。
28.(14分)①對亞洲鄰國持輕蔑態度。主張模仿歐美列強侵略亞洲鄰國。②以侵略中國為中心,把侵略朝鮮作為侵略中國的第一步,為侵略提供了借口。③日本資本主義發展需要擴大國內外市場;由于國內封建殘余嚴重等原因,更加需要國外市場;這一目的難以通過經濟手段達到,更多依靠軍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