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俄國無產階級革命的導師
1、偉大的思想家: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結合俄國實際,創立列寧主義;
列寧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形成列寧主義
19xx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二大召開,標志著列寧主義誕生
1、從理論上分析了十月革命成功的可能性(特殊性)
2、提出了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最高階段的理論
3、形成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如經濟文化建設,國家黨政機關的改革,民族問題等等
列寧主義的早期思想: 1、無產階級掌握革命領導權; 2、與農民結盟; 3、革命手段:武裝起義4、建立工農民主專政(蘇維埃)
列寧主義關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思想:革命思想:十月革命的特殊性建設思想:1、經濟文化建設:建合作社,加強文化教育2、國家機關改革:克服官僚主義,加強團結3、民族問題:民族平等
2、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
(1)領導俄國十月革命,建立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開創歷史新紀元;
(2)鞏固政權,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畢生努力
(3)為世界人民指明新方向
馬恩對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預測:
(1)社會主義將首先在資本主義最發達、無產階級數量最多的幾個資本主義國家同時實現,然后帶動經濟比較落后的國家實現。寄希望于英國、法國、德國和美國。(2)經濟比較落后的國家具有超越或不經過資本主義完整的發展階段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可能。
【小結】
貢獻:(1)領導建立俄國無產階級政黨。(2)領導十月革命:理論上的指導,實踐上的指導。(3)領導鞏固新生政權。(4)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5)晚年進行理論新探索。
【布置作業】
完成、課本“材料閱讀與思考”
[自我測評]
什么是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在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濟政策轉變的過程中,列寧做出了哪些重要貢獻?
提示: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是蘇維埃政權為了保障戰爭供應而制定并執行的非常性政策。其實質是禁止商品的生產和交換。它對贏得戰爭的勝利和保住蘇維埃政權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這種戰時的經濟政策從一開始就暴露出嚴重問題。戰后這一政策更是失去了存在的意義,而且嚴重影響了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黨和蘇維埃政權,在吸取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開始制定新的經濟政策,從戰時共產主義向新經濟政策過渡。
列寧對從戰時共產主義過渡到新經濟政策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傾聽各地農民代表的意見,首先提出了全黨工作重心轉向經濟建設任務的設想,提出了以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問題。根據列寧的報告和建議,布爾什維克黨的第十次代表大會做出了過渡到新經濟政策的決議。新經濟政策實施一年后,國家經濟取得明顯成效,俄國實現了從戰時共產主義向新經濟政策的過渡。
[材料閱讀與思考]
閱讀材料,說一說列寧為什么強調“戰時共產主義”“不是而且也不能是一項適應無產階級經濟任務的政策”?
提示: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是蘇維埃政權為了保障戰爭供應而制定并執行的非常性政策,其實質是禁止商品的生產和交換。它是由當時客觀的歷史條件所決定的政策,它對贏得戰爭的勝利和保住蘇維埃政權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這種戰時的經濟政策從一開始就暴露出嚴重的問題,這主要表現在過急地摧毀一切舊的生產關系,過分地實行工業、貿易國有化,取消私商活動,堵塞流通渠道,用國家法令的手段實行社會主義的生產和分配政策。戰時共產主義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小農占優勢的蘇維埃國家生產力的發展水平,違背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忽視了廣大農民的特點和需要,損害了農民的物質利益,因此長期執行這種政策就將破壞農業生產力的發展,威脅到工農聯盟的鞏固。從這種意義上說,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只能是一種臨時性的政策。1921年初,列寧等蘇維埃領導人決定廢止戰的•共產主義政策,向新經濟政策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