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選修3《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復習提綱
(三)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擴大
⒈蘇德戰爭的爆發及其影響:
⑴原因:①消滅蘇聯是希特勒稱霸歐洲和世界決定性的步驟;②1940年9月簽訂了日德意三國軍事同盟;③控制了歐洲14個國家和地區,占有了強大的軍事資源
⑵時間:1941年6月22日
⑶影響:蘇德戰爭的爆發,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的擴大。戰爭初期,德軍進展順利,到11月,占領了蘇聯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⒉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及其影響:
⑴原因:①侵占中國和東南亞是日本長期發以來的既定目標②法西斯德國在歐洲的一系列勝利刺激了日本的動野心③歐洲戰事正酣為其提供了大好機會④1940年8月,日本公開提出 “大東亞共榮圈”計劃,日本的政策嚴重損害了美英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利益⑤1940—1941年,日本占領了印度支那,美英等國宣布對日本實行貿易禁運,嚴重打擊日本。美日矛盾激化⑥日本軍部決定趁美國尚未準備就緒,發動突然襲擊,取得戰爭主動權。日本把美國太平洋艦隊看作是日本“南進”的最大障礙,認為只有消滅這支艦隊,才可放心大膽地南進⑵時間:1941年12月7日⑶影響:日本以微小代價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日軍偷襲珍珠港后,美英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與此同時,日本出動陸軍,向東南亞各國和西南太平洋各島發動進攻。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最大規模。
⒊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形成及意義。
⑴原因:①法西斯國家的侵略對全人類的安全和民主構成嚴重威脅,已成為全世界人民最兇惡的敵人。②蘇德戰爭的爆發和太平洋戰爭的爆發直接促成
⑵目的:聯合行動,抗擊侵略,捍衛獨立與自由
⑶過程:①1939年通過新的《中立法》②1941年3月通過《租借法案》,加強了對英國等國的援助③美英確定“先歐后亞”的戰略方針④蘇德戰爭爆發后,美英立即宣布支持蘇聯
⑤1941年秋,羅斯福和丘吉爾發表《大西洋憲章》。表示了兩國反對納粹暴政,重建世界和平的決心。⑥9月蘇美英三國在莫斯科簽訂了關于美英以武器供應蘇聯的議定書三國開始聯合行動。⑦太平洋戰爭爆發后,1942年初, 26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各國保證用自己全部的經濟、軍事力量來對法西斯國家作戰,不與敵人單獨媾和。《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⑷性質: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
⑸意義:①大大壯大了反法西斯國家的力量(人力,物力)②反法西斯同盟國家的團結協作、互相支援和配合,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進程
(四)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
⒈莫斯科戰役:⑴時間:1941年9月底-------第二年初。⑵結果:蘇軍取得了莫斯科戰役的勝利。⑶勝利原因:①莫斯科軍民團結一致,在斯大林領導下英勇抗擊②蘇聯從東部大量增援部隊③天氣嚴寒,德軍缺乏御寒設備。⑷影響:消滅蘇聯的“閃電戰”計劃破產了。打破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使全世界人民受到鼓舞,德軍無力發動全面進攻,蘇德戰爭開始轉入戰略相持階段。
⒉斯大林格勒戰役:⑴原因:斯大林格勒位于伏爾加河下游,是蘇聯歐洲部分東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水陸交通樞紐,也是重要的軍事工業基地和石油中轉站。莫斯科戰役后,受到重大損失的德軍無力再發動全面攻勢。希特勒決定集中力量進攻南線,企圖占領斯大林格勒,以便奪取蘇聯南方重要的糧食、工業及石油產區,進而北取莫斯科,南出波斯灣